晴時多雲

沒有貨幣的貨幣危機 辛巴威惡夢難醒

2019/04/22 06:00

辛巴威小檔案

編譯羅綺/專題報導

辛巴威於1980年獨立建國後,以農業和製造業躋身非洲強國之一,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一度有「非洲穀倉」美名;但2000年穆加比(Robert Mugabe)政權以「白人所持有的土地,是在殖民時代從黑人原居民手中非法取得」為由,進行土地改革、暴力徵收,導致糧食產量大減,經濟陷入混亂,自此進入大量印鈔的惡性通膨循環,最終放棄辛巴威幣,不過貨幣危機還是日益嚴重,通膨惡夢始終無法醒來。

辛巴威因長期積欠外債,政府又不願實施經濟穩定措施,使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暫停對辛巴威經濟援助,辛國政府選擇「飲鴆止渴」,以大量印鈔填補財政赤字,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與幣值急貶,人民苦不堪言,失業率高達80%,為求生計紛紛出走。

惡性通膨 發行100兆元大鈔

辛巴威幣歷經4代改革,但依然無法解決惡性通膨問題。2009年辛巴威的通貨膨脹率高達89秭(讀音為ㄗˇ,10的24次方),出現了創全球紀錄的100兆元面額的大鈔,但100兆辛幣卻只能買半條吐司,落得「幣值如廁紙」的處境。

2015年棄用國幣 使用外幣

由於辛巴威政府頻繁印製鈔票,導致供應商拒絕再提供服務,造成社會現金短缺,其他外幣成為合法有效的交易媒介,最終辛國政府決定放棄辛巴威幣,2014年1月29日辛國央行宣布,以美元、南非幣、波札那幣 (Botswana pula)、英鎊、歐元、澳幣、人民幣、印度盧比以及日圓等9種貨幣成為該國合法使用的貨幣;2015年6月進一步宣布,辛巴威幣將不再流通。

辛巴威雖沒有了自己的貨幣,但貨幣危機仍舊日益嚴重。辛巴威央行數據顯示,辛巴威外匯缺少,流通的貨幣嚴重不足,實際現金不到4億美元,造成金融秩序混亂、商業活動停滯。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辛巴威民眾雖看得到戶頭中的薪水入帳,但卻因外匯短缺,無法把錢領出來。因此在銀行ATM前「排隊領錢」已成為辛巴威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甚至為了確保領得到錢,有人選擇在ATM前打地鋪過夜,等待第二天銀行補鈔。

彭博報導,根據辛巴威官方統計,通貨膨脹率僅31%;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經濟學和惡性通膨專家漢克(Steve H. Hanke)認為,辛巴威的通膨率遠比官方統計高得多,估計應已達到186%。民眾為了對抗惡性通膨,把持有的資金投入股市,做為避險之道,讓辛巴威股市自去年3月以來飆漲65%,成為全球漲幅最大的股票市場。

辛巴威在外國貨幣交易流通下,形成一個複雜的匯率制度,也造成支付亂象。辛巴威政府先前宣布,消費者可以用美元、電子貨幣、債券來支付貨款,這三種支付工具具有同等價值;但又公開表示,外國人若使用美元,可以用較低的舊價格購買汽油,加重貨幣亂象。

辛巴威政府為解決財政赤字,今年初祭出增稅政策,並將汽油價格調漲超過一倍,引起民眾恐慌,民生用品物價暴漲,全國各地都出現日用品的搶購潮,甚至引發全國暴動;聯合國已警告,辛國政府此舉,將使人民陷入貧困。

擬推新貨幣 恐重演失敗印鈔

辛巴威財政部長恩庫貝(Mthuli Ncube)今年初宣布,把美元等外幣當作辛巴威的法定貨幣,不能解決國家面臨的宏觀經濟問題,外幣不足導致企業經營困難,政府預計在一年內推出新貨幣。

但金融時報報導,人民擔心恐重回失敗印鈔的老路,繼續惡性循環;辛國前財政部長比提(Tendai Biti)更痛批,政府的貨幣改革是「巫毒經濟」,是場災難,因為市場沒有信心,也沒有準備。

衛報也報導,辛巴威禍不單行,3月時遭熱帶氣旋「伊代」(Idai)肆虐,造成數百人失蹤、死亡,且人數仍在攀升,數萬人家園被破壞,農作物遭摧毀,民不聊生,面臨食物不足的問題;辛巴威更難從通膨惡夢中醒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