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基金經理人的告白>利率上揚伴隨中美貿易戰10年牛市的催魂曲已響起?

2018/05/28 06:00

許多投資人認為,10年期美債殖利率攀高,會使企業借貸成本增加,對股價表現來說,也是一項利空。(法新社)

張家維

本月17日,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飆上3.12%,為近七年新高;2年期美債殖利率觸及2.60%,創2008年以來新高。許多投資人認為,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攀高,會使企業借貸成本增加,對股價表現來說,是一項利空因素。伴隨著中美貿易戰角力連連,近期全球股市也隨之起伏跌宕不已。

無法預測 中美貿易戰發展

很多分析師都竭盡所能地想去預測中美貿易戰的可能發展,包括筆者自己,然而,殘酷的事實是中美兩國接下來會怎麼做,我們都預測不到—因為川普的動作背後有許多複雜動機,包括:選票、移轉醜聞焦點、談判角力...等,中國的回應動作也很有可能分成數套劇本,讓未來充滿變數。

但這些預測對我們都不重要,因為我們比較關心這些變數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對吧?美國股市甚至世界股市,從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落底迄今將近十年,累積了這麼高的漲幅,在利率漸次調高壓力下,本就醞釀了極大的修正壓力;這些風吹草動所引發的修正,都是某種程度的賣壓宣洩而已;因此要透過對於後續情勢發展的揣測,去預測資本市場會怎麼反應,那是不可能的任務 - 因為就算沒有這些利空,也遲早要跌。

不要怕怕 資本市場修正壓力

如果用稍微長一點的分析架構,就會發現其實這些修正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 - 每次資本市場的大災難,雖然成因各自不同,但都相同地都發生在資產價格虛漲、而相對報酬率(與無風險報酬比)跟不上的泡沫現象之後。印鈔票容易產生泡沫是對的,但不怕資產價格漲,怕的是沒有技術改革跟基本面支撐,當資產價格上揚過快遠超過基本面價值時,就會出現大幅修正的壓力。有時修正大,有時修正小,端視偏離的程度。

長期利率 僅恢復正常水準

股神巴菲特於2017年受訪時指出,長期來看,要評估股票價值,利率是最重要因素,若利率維持在低點,就可從投資中獲得更多收益。最近常常有人在警告如果十年期公債升到3%的水準就會如何如何…但就算如此,這樣長期利率水準也就是回到近廿、三十年的平均合理區間下緣,就是恢復正常而已,我不知道恢復正常水準是否值得如此大驚小怪。

再拿每股獲利/每股股價=殖利率來看,我過去的經驗是:殖利率比較於無風險利息如果遠高於3%以上,就有吸引力;無風險利息通常我們會取十年期公債,目前約3%上揚了不少,這也是股市最近有壓力的原因 - 倒不是川普幹了什麼事,那是猴子把戲。

技術進步 可支撐企業盈餘

如果你平常保持著敏銳的市場嗅覺,當可發現包括中美等主要國家,在頁岩油開採、AI人工智慧、機器人、網際網路商業、區塊鏈的技術突進,這些都會支撐企業整體盈餘以及總價值水準。

筆者不覺得這波全球資本市場的榮景,有太多令人惴惴不安的泡沫成分;我從來不是一個過分樂觀主義者,但我從個體經濟與科技創新的鑽研中,化解了大部份對總體經濟的擔憂。與過去舊型態技術變革所帶動的經濟增長不同的是,21世紀興起的網路革命更接近於一種「破壞式創新」,是一種提升商業活動效率的變革,雖然增加了整體社會福利與滿足,但也會破壞許多舊有的經濟活動與工作機會,甚至再度回頭破壞已成型的新模式;就表象而言,破壞式創新伴隨資本市場的積極參與,常會引起泡沫化的疑慮,但每一次中型或小型泡沫化的淘汰過程,卻都是優勝劣敗的正面效率提升—只要技術變革帶來的總體社會福利,高過於泡沫過程中消失的帳面資產(我稱之為:「新經濟變革的3D思維」,未來將陸續為文闡釋)。

既然如此,與其去預測不可能預測的中美貿易大戰變化、脫歐與不脫歐的角力、或者北韓的色厲內荏,不如趁資金成本仍低,從主要經濟動能與變革因素著眼,好好的選擇能下金蛋的金雞才是正途!!(作者為台灣奇宏資產負責人,曾任永豐基金經理人及勞退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