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擊樂劇場泥巴 朱團35週年最接近土地的聲音

2020/11/04 05:30

充滿黏著力的《泥巴》也是朱團最接地氣之作。(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朱宗慶打擊樂團將於2021年1月2日慶祝成立35週年,樂團特別選擇擊樂劇場《泥巴》做為團慶特別巡演代表作,音樂總監朱宗慶說,選擇《泥巴》主因作品取材的背景跟樂團發展的背景很類似,都是一致追求專業、以「家」為核心的追求過程,用音樂與劇場的形式跟大家分享。

《泥巴》傳達樂團奮鬥不懈的精神。圖為團員演奏樂器「阿瑪丁達」。(記者凌美雪攝)

擊樂劇場 描繪台灣在地風土

迎接35週年,朱宗慶(後排中)也積極進行團員世代傳承。(記者凌美雪攝)

由於《泥巴》取材自知名陶瓷企業家林光清打拚奮鬥的故事,除有陶瓷工藝的「頂真」維繫百年家族真切的記憶情感,苗栗蘆竹湳社區所代表的「台灣在地風土」,亦貼切地彰顯出朱團35年來秉持「專業、團隊、紀律、親和」的核心精神。朱宗慶表示,從發展歷程來看,朱團自1986年成立以來,歷經了從零到有、從青澀到成熟的打拚歲月;而《泥巴》的創作誕生,同樣歷經了一番摸索,猶如陶瓷工藝經歷不斷「打破重來」的艱辛過程,只為追求「好還要更好」的極致態度。

而無論是陶瓷工藝與蘆竹湳社區的關係,或打擊樂團孵出擊樂劇場,紛呈的元素最後都歸結在「家」這個核心的概念與價值之中,朱宗慶說,「『家』是創造歸屬感、實踐核心價值的同義詞,對於『家』的想望和追求, 始終帶給我和打擊樂團向上與向善的力量。」

盆栽變成盆景 泥巴微調更具藝術性

時隔1年重登舞台,內容做了微調,作曲家洪千惠以「盆栽變成盆景、公園變景觀公園」來形容前後差別,微調版的《泥巴》,演出上有部分橋段讓「台灣味」更濃,透過音樂描繪的畫面更精緻、扎實,也更具體。洪千惠說,「由於《泥巴》的結構已做到形式的完整化, 我們這次針對音色、節奏、走位的密度、織度和整體感,去做更細膩、深刻的變化,以追求藝術化的理想。」

「擊樂劇場」做為一種創新的演出型態,其規模龐大,涉及跨領域、多面向藝術的綜合能力,需要長時間投入大量心力和資源,對創作和演出團隊來說,都是困難重重的自我挑戰。因此,嚴格來說,《泥巴》是繼《木蘭》之後, 朱團成立近35年來產製的第2部擊樂劇場作品。皆由朱宗慶擔任藝術總監、李小平擔任導演、洪千惠擔任音樂創作,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形成了一套難以複製的工作模式。再搭配燈光設計車克謙、服裝設計林秉豪、唐宋音響等與樂團結合成絕佳默契的班底。

防疫期間扎根在地 隨時準備重返世界舞台

原預定今年將受邀赴美演出,因全球疫情肆虐而改線上進行,朱團除精選幾段代表作品進行分享外,也選擇了最具台灣在地風土人情味的《泥巴》片段,由資深團員以英文方式,介紹樂團的打擊樂發展、演出節目類型和重要作品。「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理念不變,《泥巴》成為疫情期間台灣與國際間文化交流的最佳「黏著劑」。

朱宗慶表示,已有心理準備或許2年內都無法出國演出,而原定2021年舉辦的第11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也因疫情不明,已決定先推遲1年,代之舉辦國內大型的擊樂交流活動。但朱宗慶說,除了明年初的巡演,樂團同時忙著訓練第4代團員,與做好隨時重登國際舞台的準備,待國界解封後,帶更多作品到國際。

《泥巴》2019年年底首演,於台中、台北、高雄、苗栗共演出10場,獲得超乎預期的迴響;此次巡演,將自2021年1月1日起為期3週,於國家戲劇院、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衛武營歌劇院三地巡演共9場。詳詢兩廳院售票系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