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姚秀山/髮針

2019/01/06 06:00

圖◎吳怡欣

◎姚秀山 圖◎吳怡欣

對我而言,那些髮針由來已久。

約莫上一世紀,島國經濟起飛的70年代,父母分別尾隨大批的逐浪客北上謀生,兩人成婚後,幾經輾轉,最後一起經營一間家庭理髮店。從舊相片上回顧且念及時,總覺那個年代始終予人一種晦暗朦朧的印象,好像只抬首望天,便見厚沉的天色如一只烏盆倒扣落下,攔住了漫天的灰霾,掩覆了人人生活的前景。

家庭理髮店的店廳、室內造景與械具,今昔殊異。當時,吹風機是裹著鐵皮的,理髮座的骨架輕薄,更似電刑椅之形貌,坐上去了教人腰臀痠疼。有一些男童被父母帶上來整頓儀容,未及入座已先畏葸,理髮的過程中,頭尾都是哭鬧不行的。恆不變的只有懸掛在廳前玻璃門上的朱漆色楷體大字:「家庭理髮」,與一雙熟客揮毫相贈的對匾:「打扮從頭做起」、「免禮脫帽進來」。80年代的生意興旺,一間小店也能供養得上四至五位理髮師傅。聘用員工的管道也是十足地傳統,一概是登報招徠。母親說,那個時代誰都在覓活幹,只要肯幹誰都能活。

小學四年級時,家裡又添一位女師傅阿娟。這名阿娟來自嘉義鄉間,在台北謀生經年,結婚後又離了婚,務求攢省,面試時便主動向母親探詢供宿。母親遂也應允,清空了店廳後方的儲物間供她棲住。

我們孩子們都喚她做阿娟阿姨。她身形細瘦,蓄一頭烏亮柔順的及頸短髮,七三側分,厚重的一側嚴密地捂住額際,沉沉掃向左頰,輕掩住她的眉眼。如此,她便總是時不時地撥弄著,殷勤地梳理七分覆額的側髮,彷彿它是她滿心珍愛的一條小小的天鵝絨被子。十分偶然才能窺見她露出了左眼,那隻眼瞳上帶著一層濃重糖霜般的白翳,她解釋過,說那是幼年時患了眼疾,沒錢看病求治,以致造就了不可轉圜的痕跡。

阿娟住進了家中,搬入緊挨著防火巷的小隔間內。殊少家私,床板與一張和式矮桌,都是房內既有的湊合著用。她僅帶了一套枕被,一席新購的竹蓆床墊,再加一、兩提袋,袋裡裝滿個人衣物,被她一股腦地塞入嵌壁衣櫃中。

每日結束了店廳工作,她便怯怯地尾隨父母進入內屋。有段時間,誰都拘禮地佝縮自己的身體與脾性,在廊道上彼此戒慎錯身,互相辭讓廁間與盥洗的使用權。她在房內點上了一盞紅色神明燈,那隻小瓦數燈泡的身形纖長細薄,彷彿芙蓉花苞的初綻,與家裡神桌上粗壯磊落的大顆燈盞看上去渾不相同。母親說她信奉的是日本蓮花教,是佛教的一支不太張揚的旁系。母親認為,人有了自己的信仰乃是一樁好事。歹命之人,若是願意虔誠地信仰就是更好的事了。每晚,越過隔音不良的幾道輕薄的板牆,娓娓傳來了她細微如線香的經文念誦聲。伸手不見指掌的無眠的夜闇,腦子裡更似有蚊蚋麇至,徐徐旋飛,在漣漪般擴散的音場裡繞圈逡繞,前肢耐煩地婆娑著,整弄著牠們的刺吸式口器。

阿娟的晚餐時與我們同桌共用。經常是全家人圍聚一張摺疊式餐桌,也替她添上一隻座椅,一對碗筷。眾人就著夜燈,挨攏在一塊兒,很輕易便會煨生一種人情上的溫熱想像。她總殷勤熱烈地聽著我們家常拌嘴,陪伴一家人有一句沒一搭地侃談,偶爾飯後,也會親切地蹲在我們孩子的跟前,逗弄著我們玩。每每這種時候,便有一絲輕顫顫的喜悅,慢慢從我們孩子們的心底生出。

阿娟是我那懵懂的年紀裡,少數朝夕相處熟稔如親眷,卻絕無血緣關係的年輕女性。不同於初初步入中年的母親,阿娟還維持著芳齡女性的纖瘦身形,打扮是不受家累折舊的裝束,選用的是女性使用的洗髮精沐浴乳,臉上也會偶爾流露著青春尚未悉數覆滅的閃亮的神情。然無論什麼年歲與閱歷,現實都是公允地威迫著每個人的。孤身無羈無絆,無有憑賴,心底的空缺,似乎更圓滿了念佛茹素的動機。反映在阿娟身上的是這麼那麼回事,這麼那麼回事都是再合情理不過的了。

開始,家人全都挺喜歡這個阿娟的。性情孤僻的奶奶,不只一次在自己家媳的面前稱讚阿娟這女孩子好,嘴甜,性情溫順。事後之明,則是母親往後幾年才娓娓說來的。她說這阿娟呢,大概就是很懂得經營表面功夫的那款人。親近狹侮生,人際關係的演化往往無能規避此一類註定般的挫敗,後來,果然也在我們這個家裡應驗。長久一同生活,母親可能多少曾向阿娟抱怨過自己婆媳問題,奶奶亦然。或許並不存在什麼確鑿之事證,更不必假托朗朗的傾訴氣氛,極可能就只是某些細微的煩躁或多或少就不意流洩了,極可能是一瞬間的皺眉或輕微的嘖聲,是肢體散漫的碰撞,或是呼吸輕重緩急的異狀。種種人與人纏絞一起時,勉然匿藏了,矜住了,卻又不勝以致綻露出來的線頭,一旦逢遇了外人的敏銳嗅覺,彷彿什麼要緊的私隱給暴露了,自我保護的盔甲被迫卸去,便會感覺自己的難堪,感覺對方的存在是一份麻煩。在一狹小的、迴身都乏力的家居空間之下,一切開始變得不對勁了,誰與誰都可能是處處嗑碰的,也都可能傾向過敏。誰與誰卻也都避閃無端。

齟齬就像煮水爐,逐漸滾燙沸騰,終究讓蜂鳴聲破爐而出。譬如奶奶開始不太搭理這名坦蕩地入住「別人家裡」的女人。午後,趁著對方外出覓食,若是待在奶奶與母親身邊做功課,我便見到她們一面挑撿菜葉,一面低聲地埋怨道:哪一次出了後巷曬衣,回頭後門也沒記得帶上。如今用餐後,倒是不來爭搶洗碗了,只把碗筷往洗碗槽一扔便走。使用完蓮蓬頭軟管從來也不願意整好,排水孔被落髮堵了從來都不清理的。凡此總總,隱約成為婆媳二人共感同仇的契機。

阿娟在店裡工作了兩年多,同住時間卻不這麼久。對於寄人籬下之不便,對於人情勾鬥與黏膩,恐怕她是心裡有數的。一年後,她結交了店裡另一名員工的胞兄,索性遂搬離了去跟對方一起生活。從母親口中得知,幾年後阿娟確實委嫁給對方,只是未久又告離異。

尾隨她搬離,我與哥哥歡喜地遷入那間本來用以囤物的小房,終於得享相對寬闊的個人空間。除去壁板、矮桌、床板與無法遷出的衣櫃,甫告離開之人並無留下太多的生活跡證。我們兄弟二人分據床板的一側,凜冬睡臥毯,炎夏置涼蓆。許久以後某一次大掃除,轉開了門板欲清理水泥牆面剝落的壁癌時,我才不意看見了,門板後原來被鐫上了八枚纖體的小字:「苦海無涯,回頭是岸」。讀著阿娟留下的筆跡,我彷彿再次幻聽了那闇夜的喃喃誦經,以及間歇的敲罊聲。

「回頭是岸」。但人生於世,便是「回頭」有岸,豈不是往往不知何所往?有些疑惑甚且得不到解答,有些更連提問都很艱難。

成人後我才明白,自己原來是所謂的「店頭囝仔」。「店頭囝仔」與一般孩子說不上有什麼斷然的差別,但大概真是有些不同的。家裡既有生意得要張羅,終究算不上純正的藍領子弟。時時窩蜷在自家店廳內,日久,便懂得了如何看人臉色,懂得怎麼去陪笑陪搭話。逐日地被迫見證提供服務與被服務兩造極微妙之槓桿運動,再是無知無覺,也該熟諳庶民人情的流動方法。父母為現實折腰,難免人前隱忍,勉做圓融行事,待店門終於拉下了,聊以自遣的抱怨口吻也不少。他們的生活場景,日日都充滿了外人的背面,生怕不意冒犯了誰,誰都是得罪不起的。畢竟都是付了錢的顧客。他們真正的表情,只在夫妻二人睡前摸黑的對話中才真正顯露。店裡營業,常被父母唆喚,協助細瑣店務,成長過程盡是人語擾嚷的嘈嘈切切背景音,或是客套慰暖,或是尖酸風涼。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文化教養得來不易,得學會如何在不間斷的噪音下,安穩定性地坐上一張矮凳,努力沉靜一方寸土,逮著機會便潛心習作一頁生字或幾道算題。忙於現實裡折衝的父母沒得選擇,遂把孩子圈養在店廳,孩子戒慎地候在一欺近卻漠然的距離之下,最後終於長成了店頭囝仔的模樣。

店頭囝仔很容易被認定是出身自大家族,因為有種自幼慣於面對許多親戚的氣味。但這種錯覺其實是來自更多外人的親近,來自一次次直面半生不熟的顧客,打孩提時代起,眼前就是成年的生人滿患的,無可迴避地學著應承,久了便能自己充做不怕生(雖則有時,佯扮怕生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權宜)。店頭囝仔很快便學會了爽朗海派的性格表演,學會了與人交關、搬暖的套路,學得純熟了,幾乎像是反射般的內建機制,像是寫入了身體記憶的務生求存要旨。假若體內生出的是一股逆向激流,養育出來的就是乖戾孤僻的秉性了。

碌碌謀生的人終日受到時間無情地驅策,近乎疲於奔命。父親開始不太愛穿他的那套理髮師白袍了(他說那容易髒,不好清理)。夏日,他上身只一件內衣,裡裡外外地逡梭,睏眼惺忪地擺布他的剪髮器械。客廳的門被輕輕闔上又轉開,又闔上了,推子、剪子與顧客的笑談聲先被阻在一塊門板之外,又慵懶地遞入內屋。

我卻不需為了生存而劬勞,只是時時像受到了時間的遺棄,久久落入一張沙發裡。它是鄰居汰棄了又被父親扛回來的舊家具。逐日清晨,我孤身坐著沙發,等待幼兒園接送學童的娃娃車抵達。那張沙發彷彿一塊鈍重的磁鐵,吸納了店內剃刀剪刀下飛散亂竄的粗短髮針,我日日地坐入沙發,讓千百根冰冷的髮針穿透夏季薄衫,找上我的皮肉,扎入我的體膚。每次我都喊著痛,母親便持來縫紉針,想幫忙剔出。母親一面就著罩燈,一面俯首細察,想找到遁進我體膚裡的惱人的侵入物。母親總撫慰著說,快找著啦,你忍耐點,別怕疼也別往針尖這兒看。

一次,我真是再也無法按捺下去。待娃娃車駛到了門前,母親入內喚我,才發現我臉上滿是淚痕,遍身都被自己抓耙出了紅腫的血色。此後,那張沙發便不再供人棲坐了,只被用以囤置過刊。母親哄勸道: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既是一間理髮店,店裡最多的當然就是人的頭髮了。像她自己,指掌也不時地會被髮針探訪,常在關店歇下後,按例獨坐在空蕩蕩的店廳中,取出縫紉針耐心地挑著自己皮,戳著自己肉,彷彿與累世不解的宿怨沒完沒了地糾纏。

對母親而言,或許那些髮針的確是針,且它們橫豎就是針對人。

那些髮針如何生來的?是繁衍與代謝的邏輯,人體生理上的硬道理,加之人類遭受了文明規訓,進而對生理之趨勢刻意地離叛。父親母親正是為了這離叛而存在的,逐日從事助人違逆自然發展的行當。髮針是父母手上的剪子如蛾蚋般撲翅不停,一次次造業的成本與代價?

有時,憶及了過去那位曾同住一屋簷下的阿娟阿姨,便覺人心果真像極了從人體上剪下的落髮,總要刺探細究了現實的血肉之維,才知內裡冷暖。

幾年後,父親終於決心把那張老沙發給扔了。經年被擱置的大型家具垃圾卻早成了飽食落髮,刺蝟般的駭怪之物。我們如共擁一份不甚莊嚴的共同的回憶,玩心巧扮了一場偶發的歡送儀式,一家人輪流試坐它,彷彿欲確認時間的效力,同時核對它的見棄實屬合於情理。輪到了我輕輕地坐上它,我閉上眼,感覺那膨鬆軟塌的坐墊竟像探不到底般地沉落下去,背脊更似被一具鐵處女給緊緊咬住,動彈不得。

該日黃昏,父親領著我與哥哥,遲緩地將它拽向巷口大型垃圾的待收處。即便已屆臨別時刻,它的模樣仍是那樣惹人生厭。回頭望著它癱躺在戶外,獨力與一片晦暗的天色相抗拮,我才意識到,坐上沙發的原來還不只我們一家人,更有數十年來刀口下的生計,更有往昔店廳內影影幢幢的人流,與飛濺四散不能盡數的髮針。它會消失吧?繼而讓出空間,讓給新添購的家具?即便不如此,給人方便挪身走動也是挺好。它會被帶往何處呢?我在昏黃的店廳前恍惚忖想,只一抬頭,便見過去的那只老烏盆又施施然傾壓而來,似欲將一切煩擾人事盡覆底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