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以偽好物比蘇州片 專家有異見

2018/05/01 06:00

展場以動畫方式呈現同主題不同畫風的作品細部與說明。(記者趙世勳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長期研究書畫鑑定的師大美術系教授葉國新表示,古代作偽可區分為「善意性作偽」與「惡意性作偽」。所謂的「善意性作偽」,是指最初並非為了鋪售牟利,而是在印刷術普及之前的一些手工複製方法,以為傳播之用,立意本來良善。如《蘭亭序》、《韓熙載夜宴圖卷》等,也都是靠摹寫傳抄流傳至今。摹寫還分等級,有所謂「下真跡一等文物」,即僅比真跡次一等並為各博物館所珍惜收藏。

「惡意性作偽」是指約自明代中期以後,財力雄厚的富戶謂展示品味掀起書畫收藏風氣,促成書畫市場的空前繁榮,也因此作偽情形猖獗。但「假」的存在有很多種,在不同的地區也流行著不同的「偽」畫,因此,有「蘇州片」、「北京造」、「河南造」、「揚州片」、「廣東造」、「上海造」等。這種地區性的偽造,為應付龐大的需求,開始有集團性的作偽坊,將一幅畫作按不同區塊分工合作,有人或專仿樹木、山脈、溪流、花果、鳥獸等,或專擅刻印、或落款、或上色,也有人專門收集或製造紙材與裝裱,各顯神通。在各地域裡,「蘇州片」可謂當中翹楚。

不過,葉國新認為以「偽好物」比「蘇州片」恐有風險,葉國新說「偽好物」一詞出自米芾《書史》,是評論一件傳為鍾繇〈黃庭經〉的唐代摹本時,寫道:「亦是唐一種偽好物。」又如書聖王羲之的作品,在當朝就已有好幾種臨、摹版本,以各種管道如分送群臣、出版、石刻碑帖等方式,廣布流傳,是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好物」有兩種含意,其一是摹寫得好,其二則是傳播教育藝術之美。

雖然「蘇州片」不乏偽好物,甚至有些因技術精良被乾隆誤認為真而收入宮廷,並隨著保存時間久遠,具有一些古董文物的價值,但其本質並非「善意性作偽」,且蘇州片的好壞也相差極大,應交由藝術專業來評判。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