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王丹/經常地面對自然

2017/02/15 06:00

◎王丹

大部分人都喜歡旅遊,而不是旅行。旅遊和旅行有很多的不同:那些熱衷旅遊的人,他們去熱鬧景點打卡,做為人生的一種儀式,一種滿足,甚至是一種自我認同的建構;他們購買各式各樣的物品,不僅是滿足自己的購物欲,也是通過消費達到內心的某種平衡;喜歡旅遊的人一定要去熱鬧的地方,哪裡人多,哪裡就是旅遊的目的地。但是旅行不同。旅行是孤獨的,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內心的孤獨才去做的事情;旅行者並不尋求特別的目的,那種似有所失的感覺驅動了旅行的步伐。對我來說,旅行的目的很簡單,其實就是能夠經常地從人群中抽離出來,去面對自然。而經常地面對自然,意義極為豐富。

我沒有信奉宗教,但是大自然對我來說,就類似某種宗教。就像基督教和佛教的信徒在神佛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一樣,面對望不到邊際的天空,海洋,草原,土地,我也會感到自己的渺小。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知道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的重要性,因為只有當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的時候,你才會真的謙卑,而謙卑是一種美德,這就不用多說了。鍛造這種謙卑,不一定要通過偶像崇拜,經常地面對自然也是一種途徑。也許,真的有一種下意識中的自然崇拜教吧?

此外,經常地面對自然,其實就是通過自然,折射性地面對自己的一種方式。艾倫.狄波頓在他那著名的《旅行的藝術》中曾經說過:「很少地方比在行進中的飛機,輪船和火車上更容易讓人傾聽內心的聲音。我們眼前的景觀同我們腦子裡可能產生的想法之間存在著某種奇妙的關聯;宏闊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壯闊的景觀,而新的觀點也往往產生於陌生的所在。在流動景觀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頓的內心求索也可以不斷深進。」因此,面對大自然還有心靈修復和自我認知的作用。不需要禪堂,不需要禮拜,我們只要離開人群和城市,進入安靜的、空曠的大自然中,一樣可以更深地進入自己的內心。認識自己,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人生需要不斷地旅行,在旅行中重新調節自己內部的精神零件。

我曾經在某雜誌上看到一個有趣的研究報告: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心理學與社會行為分析小組針對九十名志願者進行的實驗表明,與花六十秒環視都市水泥叢林的人相比,那些用同等時間凝神注視一株六十米高的塔斯馬尼亞桉樹的研究對象此後會變得更替他人著想,更樂於助人。這篇發表在《性格與社會性力學》雜誌上的論文指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可以修正個人的自大張狂,將注意力從自我需求轉向他人處境,從而做出更有道德感的選擇。換句話說,經常地面對自然,甚至具有提高道德和令人更為善良的功能。雖然我無法想像這樣的研究方式,但是研究結果確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因為我確實覺得,很多人變壞,是在人群中發生的轉變;孤單的人更可能對自己不好。旅行因此也有教化的作用,理應成為各級學校教育內容的重要一環。但是除了小學春遊之外,到了中學,更不用提大學了,我們的教育,還有「經常地面對自然」的空間嗎?

我們似乎習慣了這樣的認知,那就是社會是由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成的。也許我們應當擴大社會的定義,把大自然也包括進來,經常地面對自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