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前亞洲球王盧彥勳 人生第二戰場

2022/02/06 05:30

盧彥勳從職業選手舞台退下後另闢新戰場,即將在台南、台北成立網球學院,培育台灣網壇人才。
(資料照)

記者梁偉銘/專題報導

奧運五屆元老的盧彥勳,在東京奧運完成長達20年選手生涯的「最後一舞」。
(資料照)

啟動傳承 南北設網球學院

盧彥勳(右)在東京奧運和喬科維奇相見歡。(取自盧彥勳臉書)

雖然許多人認為盧彥勳形象好、人緣佳,號召力十足,高掛球拍之後,絕對擁有進軍政壇,為體壇發聲的雄厚資本,但前亞洲球王直言現在還不是時候,只因心中仍有遠大夢想,那就是在台灣建立具有規模的網球基地,「這是責任也是義務,過去我獲得許多社會資源和各界協助,如今退休了不能就此結束,要把多年來國際賽場汲取的寶貴經驗,奉獻回饋在家鄉土地。」

盧彥勳致力網壇傳承,不吝惜分享球技和經驗。(取自盧彥勳國際網球俱樂部臉書)

鼓勵追夢 打造可發揮平台

盧彥勳強調,近年台灣參與網球運動人口愈來愈多,卻往往在進階過程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甚至遭遇挫折打擊就提前放棄,其實相當可惜,「我想啟發引領更多年輕球員,勇敢把握機會圓夢。」這不單是單純教球訓練,而是軟硬體兼具的大工程,前台灣「網壇一哥」準備為有天份的潛力新秀,打造更具發揮的多元平台,「過去許多家庭把小朋友送出國,但水土不服、文化差異及語言隔閡,種種問題都讓這群幼苗提前夭折,若台灣也能像歐美先進國家一樣,擁有優良環境和訓練場地,相信年輕球員會有更多機會嘗試,至少不用白花錢或走冤枉路。」

辦邀請賽 指導新秀接地氣

肩負薪火相傳的「橋樑」重任,盧彥勳準備統整近20年來所知所學,並引進國外人脈和專業技術,延續交接給下一代,近來更在彰化舉辦青少年邀請賽暖身,實際與國內新世代接觸交流,「我還記得在他(她)們現在這年紀,也很希望有前輩說說話,能觸動我的心。」他也強調,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未必比較好,但至少經驗算豐富,應該能給有需要的選手實際幫助,或許也適合台灣現有環境。

至於南、北網球學院的構想,則是與淡水的真理大學、台南的長榮大學合作,並透過成立「國際職業網球運動發展協會」,以更具組織、有效率的方式,妥善規畫運用相關資源,朝多贏發展方向努力,盧彥勳說:「目前南部學校仍在修繕相關場地,因此先從北部著手,廣納有興趣學子,再挑出具發展潛力新秀,只要未來南部設施跟進完成,就能『南北交流』相互合作,甚至導入優秀國際人材,朝職業化備戰。」

盧家兄弟 生命中最佳「雙打拍檔」

盧彥勳自認命中貴人很多,最感謝的還是這20年來,始終默默付出、陪伴身旁的哥哥盧威儒,形容彼此是最佳「雙打拍檔」,即時退休後要籌辦南北網球學院,也是在老哥陪同下全國跑透透,親赴各地拜碼頭尋求地方人士支持,夢想才能逐漸成形。哥倆好的新年新希望,就是攜手再接再厲,在新的舞台大展拳腳,「我們兄弟在網壇奮戰20年了,我負責球場內,哥哥處理球場外大小事務,也算是另類『雙打拍檔』。」

父親早逝

盧威儒兄代父職

父親在盧彥勳17歲出國比賽時驟逝,一度令他心碎崩潰,所幸年長4歲的盧威儒「兄代父職」支持相挺,讓他無後顧之憂,才能一打就長達20年,甚至退休後仍不計一切代價,積極奔走協助成立網球學院,對此盧彥勳有感而發:「若我有些許成就,哥哥絕對是幕後功臣,畢竟他大可不必這麼犧牲,我由衷感念這份兄弟情誼,他真的非常、非常辛苦。」

感謝哥哥

最大幕後功臣

為了扮演好幕僚、陪練、經紀人等多重角色,盧威儒不惜放掉選手夢想,以及台大博士班和中研院工作,就算人生最精華歲月,多半是在球場邊度過,熱愛網球運動的「盧哥」迄今無怨無悔,這位幕後操盤手說:「彥勳是台灣網壇先趨,勇敢挑戰男單百大關卡,這是我也不敢追求的夢想,能夠扮演陪他完成的配角,就算過程辛苦又孤單,我還是認為非常值得,更以弟弟為榮。」

曾困心魔

求助心理治療

選手也是人,高度自律如盧彥勳,365天全年無休苦練,堅持求好心切卻也在選手時期出現副作用,「2013年我遇到瓶頸,戰績始終無法突破,意志也逐漸消磨,扛不住給自己的沉重壓力,甚至想要退休。」所幸透過熱心友人介紹,他決定接受為期半年心理輔導,在醫師專業協助下,總算沉澱化解自我心結,重新找回場上奮戰的動力和樂趣。

7歲大兒子

是頭號球迷

盧彥勳有子萬事足,儘管4歲的雙胞胎還不懂事,但7歲大兒子可是頭號球迷,不但曾半夜起來開電腦,堅持要看爸爸出賽,還會依樣畫葫蘆,拿起小球拍跟著揮舞,初生之犢氣勢展露無遺,像去年東奧盧彥勳首度擔任台灣代表團入場掌旗官,國小一年級的長子就守在電視機前緊盯不放,讓盧彥勳為人父的驕傲寫滿臉上:「這小子活潑好動,靜不下來,將來是否跟著走網球路,還是適性發展,主要看他的興趣。」

最難忘戰役

不是溫布頓

2010年盧彥勳一戰成名,締造台灣史上首闖大滿貫男單8強紀錄,儘管溫網草地經典戰役的受關注度極高,但他透露,其實18歲時拿下2001年香港未來賽冠軍,才真正刻骨銘心,「萬事起頭難,當時我剛挑戰職業網壇,沒什麼資源也沒經驗,一路闖關最後獲勝那刻,感覺好像證明實力,也突破自我設限,迄今與同甘共苦的家人回想起來,還是非常有共鳴,當時景像歷歷在目,直到退休都難忘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