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日日Shoot》民眾黨推法庭直播 台灣法學會:侵害隱私權

全國重量級教授團體「台灣法學會」發表聲明,反對民眾黨提案修正引入「法庭直播」制度」,直指可能侵害司法公正性。(記者楊國文攝)
〔記者楊國文、謝君臨、楊媛婷/台北報導〕立法院民眾黨團推動「法庭直播」,其所提「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已於五月廿三日逕付二讀,引發法官、檢察官與律師等多個法界團體質疑不可行,甚至憂心法庭淪為秀場,全國法學界重量級教授團體「台灣法學會」昨發表聲明,嚴正反對此項修法,憂心「直播」將侵害當事人、證人等相關人的隱私權,甚至危及司法公正性,呼籲應暫緩法庭直播修法草案的審議。
呼籲暫緩法庭直播修法草案審議
台灣法學會昨發表「反對以立法強行導入法庭直播制度,危及司法公正性與人民基本權」的聲明;台灣法學會表示,現行制度已有現場旁聽、裁判書上網等機制,足以達成公開透明與監督的目的。
相較之下,「直播」將影像、個資揭露,涉及憲法基本權層次的保障,極易對當事人、證人、鑑定人等相關人的隱私權、資訊自主權與肖像人格權等,造成不合比例的侵害。證人與鑑定人面對鏡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將大幅增加,恐影響作證意願與供述真實性,人民雖有作證義務,「但不能也不必被迫當網紅」。
人民作證 不能也不必被迫當網紅
此外,法庭直播開放後,極可能被特定政黨、意識型態團體運用為政治操作或媒體行銷工具,使司法程序朝向劇場化,失去中立與尊嚴。美國聯邦法院、德、日等皆僅在極有限情況下允許錄影,且多數排除刑事事實審。
法官協會、女法官協會等團體日前亦呼籲,法院已經是「公開審理」、公開透明,貿然開放法庭直播,將會扼殺司法公信力,應暫緩通過修正案。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指出,上述修正草案立法過程粗糙冒進,也未充分討論。目前,法界已有多個團體發布聲明反對輕率修法,要求開放法庭公開播送的制度改革須經審慎評估,並與各界充分溝通後取得共識,勿讓事實審法院淪為流量秀場。司改會等十七個公民團體也共同發布聲明,並提出三點訴求。
首先,法庭公開播送的法制化,應建立在足以確保案件當事人受公平審判的前提下妥適研議。其次,外國法制實踐經驗不一,成效有待評估,我國初始推動法庭公開播送應謹慎為之,須經充分討論,不宜躁進修法。最後,民眾黨本次主導的修法程序草率、立法品質欠周詳,強烈呼籲暫緩審議。
婦團:社會輿論干擾司法獨立審判
婦女新知基金會也指出,該草案有讓社會輿論干擾司法獨立審判疑慮,更可能弱化被害人的基本權利與隱私保障,基金會疾呼不應該如此草率地修法。

民眾黨推動「法院組織法」修法,欲推行「法庭直播」,婦團婦女新知基金會表達反對,指出恐怕將讓受害人隱私全部暴露。(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