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電梯失速自救法 專家斥無稽

    2007/10/16 06:00

    〔記者李穎/北縣報導〕網路近來流傳一封主旨為國外專家指導「電梯防護守則」,內容指當電梯突然下墜時,可以按下每層樓電梯,並採半蹲、一手握把手、背部貼緊內牆的保命動作,但全國電梯協會秘書長鍾聖焜認為,人在電梯車廂內不可能明顯感受電梯急速下降,還能及時做出反應,網路消息僅供參考。

    鍾聖焜說,網路文章提出的保護動作理論上也許能產生些微保護作用,但正常情況下,電梯在安全設計下是絕對不會發生電梯變成「自由落體」的狀況,因為電梯車廂下降速度明顯增加超過一般速度1.3倍時,安全迴路會啟動夾住軌道,減緩車廂下降速度,超過1.4倍速度下降時,也會啟動機械煞車,在建築物最底部也設有彈簧緩衝器,減低撞擊力。

    鍾聖焜笑稱,如果電梯真發生失速下墜,在電梯內的人根本來不及反應,也不會感受到急速下降,頂多只是看到電梯樓層數字不斷減少,但如果真發生下墜意外,代表電梯安全裝置失效,這時怎麼按樓層按鍵也不會有減速情況,3、5年前還有網路謠言指電梯失速下墜時,電梯內人員「跳一下」就能避開衝擊力,但哪一瞬間會接觸地面,待在車廂內的人實際上無法精確拿捏,此一說法更被專家斥為無稽笑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