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稿套招 檢警仍可破解
2021/11/28 05:30
〔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詐騙集團為躲避追緝,分工細膩,有收簿組、機房、水房與車手;其中光是車手,就有一號到四號四個層級,彼此層層節制,各設有斷點;但詐團再厲害,檢警等偵辦機關仍有破解之道。
警方指出,詐團行騙時,需要大量的人頭帳戶洗錢,早期大多是用買的,買的對象大多是毒蟲,毒蟲需要錢購毒解癮,詐團需要帳戶洗錢,雙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以往買一本大多兩、三千塊,還需要成本,現在用騙的還可以省去不少開銷。
警方大多會在受騙者察覺被騙,凍結匯入款項帳戶後,往上追查帳戶的所有人後,追出有替詐騙集團收錢,或收取賣帳戶所得,才將帳戶持有人列為詐騙共犯。
近來,警示帳戶持有人,大多會解釋因為求職、貸款或家庭代工等原因被騙走帳戶,自己也是受害者,因此博得法院同情而獲判無罪。
雖然其間確可能有經濟弱勢、初出社會者被騙才交出帳戶;但也有些假被害人分明是透過賣帳戶賺錢。比如近來基隆檢警查出詐團的「例稿」,掌握到詐團買帳戶的手法,進而陸續逮到陳姓男子等十多名詐團成員,並向法院聲押獲准。
賣帳戶小心成詐團共犯
換句話說,雖然魔高一尺,但道高一丈,民眾切勿以為有了LINE對話當護身符,就算被逮也沒事。以上述查獲個案來看,十多名被法官准予收押的賣帳戶詐團共犯,就很難逃脫司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