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宗教人員違法買賣鯊魚劍 管碧玲:殘害瀕危物種能得到神明庇佑嗎

    海巡署查獲的鯊魚劍。(記者洪定宏攝)

    海巡署查獲的鯊魚劍。(記者洪定宏攝)

    2025/06/11 15:22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今年3月至5月,海巡署在北、中、南等4都,查扣37支保育類海洋動物鋸鰩製的鯊魚劍、鋸鰩牙齒86顆、2支象牙,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法辦15名買賣者。由於買賣者都是宗教工作人員,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質疑,用殘害瀕危物種的方式祈福,「能得到神明的庇佑嗎?」

    管碧玲今天出席海巡署與海保署舉辦的破案記者會表示,鯊魚劍是用珍稀軟骨魚類製成,外觀看起來像工藝品,實則是海洋殺戮的遺骸,往往涉及國際走私,甚至一整條「黑色供應鏈」。

    管碧玲指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正因為有市場需求,才會有不法份子鋌而走險,只要拒絕購買保育物種、社會拒絕容忍,破壞行為就無以為繼。

    由於海巡署偵防分署北門查緝隊法辦的15名買賣者,都是宗教工作人員,因此管碧玲質疑,用殘害瀕危物種的方式祈福,「能得到神明的庇佑嗎?」

    管碧玲強調,神明憐憫眾生,視一切生命平等,以珍稀動物的遺骸供奉神明,不僅違背保育倫理,也可能與宗教慈悲精神背道而馳。

    管碧玲呼籲,鯊魚劍可以改用金屬製、木製、友善材質的替代品,用保育推動文化,朝向更永續的未來,一起守護海洋生物的生命權。

    北門查緝隊調查發現,鯊魚劍因特殊形狀與象徵意涵,常被用於起乩儀式,且屬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鋸鰩」產製品,有市場價值,成為非法交易的目標。

    12名販賣者利用網路平台匿名兜售,以「法器」或「仿真」等隱晦名目規避查緝,專案小組掌握訊息後,今年3月至5月,在高雄、台南、台中、新北等4都,查獲鋸鰩製鯊魚劍37支、鋸鰩牙齒86顆、象牙2支,連同3名購買者共15人,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海保署表示,鋸鰩為軟骨魚類,不僅是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更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極危物種,屬於禁止國際貿易的物種。根據漁民口述,過去台灣周邊海域曾發現尖齒鋸鰩出沒,但近20年已無野外目擊紀錄。

    管碧玲(右二)呼籲,只要拒絕購買保育物種、社會拒絕容忍,破壞行為就無以為繼。(記者洪定宏攝)

    管碧玲(右二)呼籲,只要拒絕購買保育物種、社會拒絕容忍,破壞行為就無以為繼。(記者洪定宏攝)

    海巡署查獲的鯊魚劍。(記者洪定宏攝)

    海巡署查獲的鯊魚劍。(記者洪定宏攝)

    海巡署查獲的鋸鰩牙齒。(記者洪定宏攝)

    海巡署查獲的鋸鰩牙齒。(記者洪定宏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