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間外役監咖啡廳 變台東縱谷私房景點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台灣咖啡界近來注入生力軍「武陵咖啡」,由於產於日夜溫差大的台東縱谷,口感甜醇,又採無農藥栽培,成為無毒主義者搶購的最愛,年產量約1000公斤,一推出馬上就熱銷一空,不少人特地前往產地朝聖後,才知道栽植者原來是台東戒治所附設外役監的收容人。
產地台東外役監,為全國首處「公益更生實習複合式咖啡廳」,員工共有8人,從經理到服務生全部都是外役監收容人,在裡面「服務」9個月的小李表示,農場共種植1萬餘株阿拉比卡咖啡樹,品質佳,連他的太太都「一試成主顧」,特地向監所購買咖啡豆,目前在澎湖經營咖啡店。
小李現年36歲,誤交損友進入詐騙集團,被逮入獄後才知自由與家人的可貴,「常常想小孩想到哭」,他說,沒辦法陪伴孩子長大是他最大的遺憾,幸好他的家人不離不棄,給予他強烈的支持力,也是因為入監,才深刻反省做錯了什麼事情,立志要「當好人」,去年毅然申請到偏遠的台東外役監學習如何種咖啡、泡咖啡,太太因緣際會品嘗到武陵咖啡的甜醇,決定在澎湖開店。
台東戒治所表示,武陵咖啡的種植海拔雖然不高,但利用半遮蔭的種植方式及得天獨厚的縱谷地形栽種出甜醇的咖啡豆,全程手工種植與挑選,不加任何化學藥劑,成為無毒主義者的愛好,年產量約1000公斤,一磅售價僅500元,經常在還沒採摘前就被預訂一空。
雖然該處偏遠,離最近的火車站車程要一個小時,但武陵咖啡的名號逐漸在咖啡界傳開,台東戒治所所長曾文欽表示,近一年平均每月造訪人數已達2690人,最高時更達到3867人,意外讓該處成為台東縱谷的私房景點。
曾文欽指出,外役監地處台東山區鹿寮溪武陵橋畔,土地面積83餘公頃,山莊房舍建築以歐風為主,當初設置咖啡廳的概念是希望收容人出監前真實體驗職場環境,透過實際發揮受刑人在監的技能訓練,增強其信心回復,做復歸社會前的準備,沒想到大獲好評。
曾文欽說,為了因應日益增加的觀光人潮,咖啡廳除原先既有設置的旋轉相框,還增加戶外咖啡座景觀平台及親水區,置放收容人創作的陶藝戶外公共藝術作品,栽種四季花木及植栽,使武陵咖啡廳一年四季呈現不同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