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洪仲丘案悲劇 促廢非戰時軍審

二○一三年義務役士官洪仲丘遭長官虐死案,引爆民間「白衫軍運動」,進而促成「軍事審判法」修法。(資料照)
隔年軍事院檢裁撤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義務役士官洪仲丘在二○一三年退伍前遭長官虐死,引發社會譁然,進而促成「軍事審判法」修法,承平時期的軍人審判全部移至普通法院。然而,隨著共諜對台滲透日益嚴重,賴清德總統昨宣布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未來若經立法院修法通過,現役軍人觸犯「陸海空軍刑法」犯罪案例,將交由軍事法院審判。
陸軍六軍團五四二旅義務役下士洪仲丘原定於二○一三年七月六日退伍,同月四日卻在不適合出勤的高溫日,在營區禁閉室執行操練,造成中暑、熱衰竭等原因不幸死亡。事後多名同袍爆料洪員生前受上級凌虐,國防部調查後也認定死因與不當操練有關,引爆國人憤怒。
由於事涉虐兵疑雲,加上軍事檢察署偵辦後有諸多細節未能釐清,甚至發生禁閉室內十六支監視器均無案發畫面的離譜情況,也被外界批評是「國防布」,進而促使二十五萬民眾自發性走上街頭發起「白衫軍運動」,要求國防部讓第三方介入調查,促使軍方將案件移交給高等檢察署與桃園地檢署偵辦。
在廣大民意訴求下,立法院朝野黨團迅速啟動修法,同年八月六日火速三讀通過「軍審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訂現役軍人若是在承平時期(非戰時)犯罪,其偵審程序不再適用軍審法,改依「刑事訴訟法」由普通檢察署、法院處理,自此軍審法幾乎名存實亡,各級軍檢署、軍事法院也於隔年正式裁撤。
軍審法修法後,同年八月十五日進行第一波移監,軍事監獄和軍事看守所移監普通監獄和看守所,第二階段移監則於翌年一月十三日完成。然而,國防部指出,改制後的十一年間,該部透過內部訓練,借調軍法官至檢察署擔任檢察事務官等方式,希望保存戰時審判的運作機能,但效果有限。
近年來,隨著台灣現退役軍人遭中共滲透情事頻傳,賴總統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表示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與檢調司法機關共同協力,處理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犯罪的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