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權宜船頻頻拖斷我海纜 專家:與友盟海事情資合作嚇阻

千面船宏泰58航跡示意圖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中國權宜輪「宏泰五十八」涉嫌拖斷台澎三號海纜,日前被依現行犯帶回安平港送辦。針對斷纜事件頻傳,學者沈明室昨建議,政府應與時俱進,將其定義為灰帶襲擾,提升至國安層次應處。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說,政府應掌握這類真實案例的可疑軌跡和行為模式,尋求友盟國家跨國海事情資合作,共享並適時公布可疑船隻資訊,形成對中情報及輿論嚇阻網絡。
沈伯洋:透過AI分析可疑船
涉案的「宏泰」輪已被海巡帶回安平港交由檢調偵辦,中國籍王姓船長被收押,其餘七名中國船員配戴電子腳鐐限制住居。記者追查發現「宏泰」輪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資料至少已和六艘「分身」糾纏不清,其中疑似「真身」則為中國國企「中遠海運」所有的「金龍三八九」貨輪,且只有在近岸靠港才會發射「宏泰五十八」的訊號,至少六度進出台灣基隆、安平及高雄港。
沈伯洋昨受訪表示,預防斷纜後的高成本損失及國安風險,應取經如以色列公司Windward等方式,自主研發人工智慧(AI)演算法,透過這些真實發生的案例,分析可疑船隻逕自開關或切換AIS訊號的行為模式,將具關聯的船隻分組,擴大現有的「黑名單」資料庫。
沈明室:提升至國安層次應處
沈說,扣船或抓人對中國嚇阻力道有限,台灣應爭取與友盟國家如日本、菲律賓等海事情報合作,藉由情報共享形成嚇阻網絡。此外,也可效法菲國適時向社會大眾公告可疑船隻資訊,透過台灣本土及國際媒體輿論壓力,進而影響各國提出嚴正聲明,對中國而言才是真正的成本損失。
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沈明室建議,海巡等單位已掌握高、中、低風險可疑船隻名單,凡可疑船隻靠近台灣就必須主動嚴密監控,根據海象派出適合的船艦尾行,「讓他連下錨的機會都沒有」。至於中國權宜輪常有變造AIS訊號行為,他直言,政府應與時俱進,掌握此模式並正式將其定義為對台灰帶襲擾而非意外,並提升至國安層次應處。
此外,沈明室認為,除加強情監偵和派遣海巡艦外,以高額求償嚇阻或添購直升機、慢速定翼機、大型無人載具,擴大監控量能,全方位應對中共對台灰帶行動、加強跨部會合作,更是一大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