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火了 抗議藍白濫刪預算

針對在野立委提出多項文化預算凍結和刪減,對文化產業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引發作家、書店及出版業發起抗議連署,表達強烈反對。(翻攝自連署連結)
「頭痛何須砍頭」連署 不到一天時間就數千人參與
〔記者董柏廷、凌美雪、吳柏軒/台北報導〕針對在野立委提出多項文化預算凍結和刪減,對文化產業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引發作家、書店及出版業發起抗議連署,表達強烈反對。
立院統刪 文化部:影響正常營運
立院昨表決通過國民黨、民眾黨協商後的通案刪減原則,文化部及故宮表示,初步試算文化部及所屬共計統刪約六.二四億元,其中國內外旅費與行銷預算部分,產生重大影響,將影響正常營運。
這項「頭痛何須砍頭?不合理的預算凍結與刪減提案=書店與出版業的文化浩劫」的連署單位包括書店業、出版及圖書業和相關工作者,還有作家、翻譯、文字工作者等,不到一天時間就累積數千人連署。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台大研究生協會等,也都加入連署。
荒誕理由恣意刪凍 戕害文化發展
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指出,若是不合理地刪凍預算,對出版與文化產業無助益,應要仔細檢核再做決定。他以文化幣為例,不只鼓勵年輕人閱讀,也帶動書市,對鼓勵出版社也有正面作用。若將預算全數凍刪,恐怕是「唇亡齒寒」。
獨立出版聯盟秘書長劉霽認為,「以荒誕禁不起檢驗的理由恣意刪凍預算,不考慮可能影響的層面,完全違背了文化治理的原則,後果只會是對文化發展的戕害。」
北教大語創系副教授楊宗翰則表示,讓人寒心的是,「網路上流竄的惡評與酸言,往往用一、兩句話抹煞幾年間甚至幾個世代的努力,更彷彿把藝文人士都貶為街邊乞丐、出版各上中下游則早該走入歷史灰燼。」文化部預算的卡關及藝文人士的聲援,恰好讓全體納稅人認識到這個機構的工作性質與存在必要。
獨立出版聯盟理事長陳夏民認為,「買書」能增加的好處很多,甚至可以幫助到其他產業,青年學子用文化幣買書,除了刺激書的銷量,銷量數字也會成為出版社向國外提版權企劃有利的數據,「帶動更多產業的循環」。陳夏民呼籲,文化幣的使用設計,受惠的不只出版社、作家,也能擴及版權公司、劇作家、電影公司等,因此「一毛都不該砍」。
漫畫工會憂心 台漫環境重回寒冬
台北市漫畫工會昨也發聲明強調,反對不合理刪除預算,文化部資源預算如遭受打擊,將造成台漫甚至諸多藝文相關產業鏈衝擊,台漫發展不易,勿因此讓台漫環境重回寒冬。
聲明亦強調,不應讓純粹的文化創作成為意識形態對立下的犧牲者,北市漫畫工會支持文化部立場,諸多近乎思想審查的意識形態,做為刪除文化預算的理由,實在無法認同,反對不合理刪除文化部預算,要求保障漫畫創作者自由,建立友善文創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