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港局:順興39去年三度進出基隆港
疑似中國權宜輪「順興卅九」在上週破壞我國海底電纜,交通部航港局證實,它在去年九月、十月與十二月曾進出基隆港裝卸貨,使用的名字是坦尚尼亞籍「興順卅九」。(資料照)
使用坦尚尼亞籍「興順39」 有兩個AIS自動識別系統
〔記者吳亮儀、邱俊福/台北報導〕疑似中國權宜輪「順興卅九」在上週破壞我國海底電纜,交通部航港局證實,它在去年九月、十月與十二月曾進出基隆港裝卸貨,使用的名字是坦尚尼亞籍「興順卅九」,且「順興卅九」有兩個AIS(自動識別系統),它進入基隆港的時候都使用第一種,但出了我國領海後切換成另一種,形跡異常可疑。
已鎖定兩個AIS 進入我12浬領海就調查
航港局確認目前已經將這兩個AIS訊號都鎖定,若之後「順興卅九」進入我國十二浬領海,我國就有權要求它來台接受調查,進入港區後就能登船檢查。
交通部航港局說明,經查喀麥隆籍「順興卅九」船舶在我航港查無該船資料,而之前進出港申報船籍及船名為坦尚尼亞籍「興順卅九」,並在去年多次進出基隆港裝卸貨。航港目前已在系統重新完成設定,之後「順興卅九」或「興順卅九」再進入我國港口,航港局將派員登船進行港口國檢查。
一般情況下,各國船隻即使進入我國十二浬領海,只要不停留、不下錨,就屬於無害通過,我國不會特別去注意,但我國會監控中國的調查船和科學研究船,一旦這種船隻進入我國領海,海巡人員會馬上過去調查。
但若是一般的船隻在十二浬領海內下錨,海巡人員就會上前查問看船隻哪裡出了問題,因為照理說外籍船隻在領海內需盡速通過,不該逗留,若在十二浬領海外下錨通常就不太會關注,但通常船隻也不太會在那麼深的地方下錨。
據指出,一般正常船隻是不會關閉AIS,因為關閉後雷達上仍會顯現光點代表有船隻,但AIS識別訊號卻無,這一定會讓海巡人員前往調查,未來若「順興卅九」一進入我國領海,海巡會馬上將其帶回我國港口接受調查。
蒙古籍寶順號 現位於彭佳嶼北方17浬處
另外,航港局也證實,蒙古籍「寶順(BAOSHUN)」號上週從我國台北港離開,一度在石門附近逗留。寶順號當時在我國領海內下錨時有引發我國關注並前往調查,確認是船隻主機損壞,修復後並離開。寶順號在去年十二月廿一日有進出台北港紀錄,目前寶順輪位於彭佳嶼北方十七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