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看法︰奪台離島 中國等於「政治自殺」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半年的中共「二十大」尋求連任,我方熟悉兩岸事務的官員示警,習可能在連任後進犯我國外島及離島。對此,我國軍方官員表示,對當前敵情與周遭鄰國動態皆密切掌握,會確保領土安全;學者則認為,中共奪台外離島不僅與其長期軍事戰略相左,也等於是「政治自殺」,難逃被國際制裁的命運。
國內、外官方報告已數度示警指出,中共具備攻打、封鎖我外離島的能力,美國國防部去年底「中國軍力報告」之中提及,奪取東沙島、太平島,甚至是金門、馬祖等防禦能力較佳的中型島嶼,皆在中國解放軍的能力範圍之內,但此舉也可能激發台灣強烈獨立情緒及遭國際反對;我國「中共軍力報告書」、「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等報告亦數度提及,中共具備封鎖、奪佔我國外離島的能力。
國安局長陳明通去年、今年數度被問及中國是否會武力犯台時表示,就戰略研判角度而論,蔡英文總統任內「兩岸不會有事」,他並稱中國內部針對是否攻打東沙島「有辯論過」,他在烏俄戰爭爆發後仍維持一貫立場。不過他也表示,中國也會檢討烏俄戰爭的缺失,可能不輕易啟動戰爭,若一發動,「一定是全面性的(戰爭)」,因此我國要料敵從寬。
軍方官員指出,我國密切掌握敵情威脅,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各項動態,並藉由「國防自主」、適度對美軍購及「海空戰力提升採購計畫特別預算」等籌獲新式軍備,快速提升既有防衛戰力;假如我國外離島遭受威脅或攻擊,都會事先掌握動態並有效因應,確保領土與主權。
難逃制裁且外國可能介入 得不償失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研判,對中共而言,雖然佔領外離島較攻打台灣本島難度來得低,且尋求連任的習近平面臨疫情、政情與戰情挑戰,確實可能以其他手段轉移各界焦點;但中國對台的軍事長期戰略目標為「首戰即決戰」,在外國介入前結束戰事,若攻打我國外離島,不僅台灣本島不可能投降,亦難逃各國經濟制裁,更增加外國介入的可能性,反而變成「政治自殺」、得不償失。不過,縱使機率很低,我方仍務必謹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