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保護型自行車道」被網友洗版 民眾黨高市黨部道歉

高市交通局今年3月在博愛一路導入「保護型自行車道」設計。(資料照)
首次上稿 08:12
更新時間 10:58(民眾黨致歉)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民眾黨15日才找網紅cheap主講《台灣怎麼脫離交通地獄》,結果高市黨部馬上扯後腿!昨晚在臉書發文嘲諷高雄「保護型自行車道」,把「停車位劃在路中間,用路人要特別小心」,招來大批網友反批是公關災難、沒交通專業,這在歐洲是很常見的設計;對此,民眾黨高雄市黨部今(18日)早致歉。
民眾黨高雄市黨部今天(18日)上午致歉,強調昨天高雄市道路規劃發文,因語氣過於詼諧,引起社會關注與討論,對此他們深感抱歉。「公共議題應該以更謹慎、尊重的態度來看待與表達,這次的經驗讓我們更體會到專業與責任的重要,會加強團隊的專業能力,讓未來的討論更有內容,也更貼近市民的期待。
高市交通局今年3月在博愛一路導入「保護型自行車道」設計,將快車道外側的「未定義空間」改成「自行車道」,並把原本的路外停車格往中間移動,有效讓自行車與行人分流,這項做法在國外行之有年,但在高雄是首次嘗試,當時引發討論。
事隔3個月,民眾黨高雄市黨部臉書昨(17日)晚突然PO文,大酸說「哎呀我的媽呀~全世界怎麼比得上台灣?停車位劃在路中間,用路人要特別小心啊,如果不小心撞到了,是要主張路障請求國賠嗎?」、「路旁這條不知是什麼道?有無絕對路權啊?公車也插一咖進來,真是一團亂!太暖了~太亂了~太可怕了!」
文章一出,截至今天清晨7點已有700多則留言,網友批評「不要誤導民眾、多讀書」、「不懂交通硬要嘴,這在歐洲是很常見的設計,質疑沒問題,但用這種嘲諷的文案只會顯得你們素質低落而已,整天搞一堆公關災難,是嫌支持度不夠低是不是!」
也有網友說「虧貴黨前幾天才找cheap辦講座,主題是《台灣怎麼脫離交通地獄》,結果高雄市黨部馬上扯後腿」、交通粉專「標線改造台灣路」也忍不住回文說「就算沒有看過這種畫法,但如果連這麼明確的標線都看不懂,我真的很好奇發文者的駕照是怎麼來的!」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表示,這個設計的用意是為了「創造安全的單車專用道」,把單車道放在停車格跟人行道之間,用停車空間把「車道-單車道人行道」完全分開,這樣其實對行人、單車都是比較安全的。
民眾黨高雄市黨部主委劉家榮親上火線回應說,他真的不是交通專業,只是把民眾跟他自己的感受相比較看看而已,「我們這篇文,至少能做到提醒大家小心這個路面設計的特別吧!」
對此,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認為,交通局花了滿多心血規劃這段,公車沒停好,可以討論是動線不佳還是司機沒注意,標線規劃沒看過,可以查資料或詢問各政黨熟識的路權夥伴,但民眾黨選擇了最糟糕的溝通方式。

大批網友反批是公關災難、沒交通專業。(圖擷取取自臉書)

大批網友反批是公關災難、沒交通專業。(圖擷取取自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