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7大危險平交道改善拖延!交部批花縣府:拿了補助就快評估

交通部向花縣府喊話,拿了補助就快評估。圖為交通部長陳世凱。(資料照)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花蓮縣「花蓮至干城段」有七大危險平交道,針對花蓮縣長徐榛蔚訴求中央加速辦理花蓮至干城間鐵路危險平交道改善工程,交通部今天(12日)表示,請花蓮縣政府完成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其研究經費中央已有補助,請花蓮縣政府盡速完成評估。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今天說明,相關改善工程並未擱置或拖延,而是為維持「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審議標準一致性及公平性,各部會意見都是請花蓮縣政府儘速依審查作業要點完成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而可行性研究經費中央已補助,後續如縣府依規完成報告修訂並循序提報,交通部與鐵道局會儘速辦理審查。
交通部表示,花蓮至干城間相關平交道改善工程在去年3月就納入花東雙軌電氣化計畫第一次修正計畫,以高架方式改善整體路廊,提報行政院審議。然而,該修正計畫在同年6月及9月經國發會及相關機關先後二次審查,都提出該工程列入花東雙軌修正計畫辦理的合理性疑慮,建議仍須依「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辦理。
交通部說明,基於法定審查程序與計畫完整性考量,交通部乃依審查意見調整「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修正計畫內容,今年3月再送國發會續審,並請花蓮縣政府依要點完成花蓮至干城段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程序。
交通部指出,依規定鐵路立體化的可行性研究屬花蓮縣政府應辦理範疇,而為協助地方推動,在2022年8月核定補助可行性研究經費478萬元,截至目前已撥付430萬元。
另外,花蓮縣政府也已啟動「花蓮車站以南至木瓜溪堤防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案」,該案在2023年6月送交通部審查,並經交通部於同年8月函請縣府依審查意見辦理報告修正,後續若縣府依規定完成修正報告並依序報部,交通部及鐵道局將全力協助加速審查。
交通部說明,花蓮至干城7處危險平交道改善同時涉及花東雙軌計畫與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中央與地方的規劃實屬相輔相成。花東雙軌計畫於花蓮至干城間路段,原規劃採平面雙軌方式辦理,為避免日後出現重複投資、二次施工及對民眾造成干擾,鐵道局朝「不重複施作」原則,希望藉此整合。
若縣府辦理的立體化可行性研究儘速定案,即可直接採鐵路高架雙軌化方式興建,鐵道局也會研議就工程經費分攤部分給合理協助,在兼顧整體財政負擔與執行效率下減輕花蓮縣政府壓力。
交通部重申,2017年行政院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概估「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經費需求為410.67億元,在2017年到2024年前瞻特別預算中匡列269.87億元,後續仍須依計畫進度與國發會審議結果核實編列各期經費,此即2017年到2024年前瞻特別預算中所編列的63.53億元,而配合前瞻計畫期程結束,今年起將改列公務預算,持續推動工程。至本案綜合規劃在2021年獲行政院核定,其中花蓮至干城間係採平面雙軌,爰核定的計畫總經費並未含平交道高架化工程。
交通部說明,鐵路建設牽涉完整的規劃、設計及跨部會審查,推動過程需兼顧法定程序與工程需求,交通部理解縣府對改善平交道安全的急迫期待,鐵路雙軌工程目前正循審查程序穩健推進,未曾停擺,也期盼花蓮縣政府儘速完成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及法定審查程序,讓改善工程早日進入實質執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