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聯手志願役加3萬入法 蘇紫雲:應留行政裁量空間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10日出席「台海防衛兵推」。(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今(10)日由國民黨、民眾黨聯手60票多數 ,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軍人待遇條例」第5條修正案,條文明訂志願役軍人每月加給新台幣3萬元,並將物價指數(CPI)成長作為調整依據。對此,國防院國防戰略暨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雖然樂見軍人待遇調升,但他主張「入法」應維持原則性,具體加給金額仍應保留給行政部門裁量空間,以免反造成預算壓力,影響軍備投資與作業維持。
蘇紫雲今天出席「台海防衛兵推」時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國際上包含歐盟、英國與美國,目前也都在檢討與提升軍人待遇。回顧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軍公教整體待遇已有約16%至17%的調整幅度。他說,當然樂見軍人再調薪,因為他們付出更多。但他強調,應參考美國做法,以「原則性」入法,由行政部門空間,而非用法律直接規定說要增加2萬、3萬。
蘇紫雲指出,賴清德總統日前已宣布加薪措施,部分軍職包含戰鬥加給等,加總起來已有最高1萬2千元的提升幅度。至於待遇水準是否合理,蘇認為,應綜合參考先進國家的軍人薪資與各國人均GDP標準,再對照購買力平價(PPP)分析。據他計算,以目前台灣志願役新兵約月薪4萬5千元、美軍同級人員則約6萬多元加上福利逾10萬元相比,對照PPP,台灣軍人在實質收入上並未落後。
人事費用在各項政府預算中屬於法定支出,立法院無法刪減、凍結。針對人事支出一旦增加是否將排擠軍備或訓練等經費?蘇紫雲坦言「會」。不過,他也強調,希望整體國防預算,也就是分母是增加的,這點非常重要,這是基數問題,國防預算分母太小,人力支出就會壓縮到軍備投資跟作業維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