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盧秀燕批「中正路」改名吃飽太閒 被挖出這市長改過、長逾24公里

台中市還有7區有中正路。(民眾提供)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央推轉型正義研究全國「中正路」改名,台中市長盧秀燕批「吃飽太閒」;目前台中還有7條中正路未改名,市議員陳淑華曝前市長胡志強時曾改掉原市區的中正路,當年跟中港路、中棲路一併更名作「台灣大道」,這麼浩大的工程都推動完成,「難道胡志強也吃飽太閒」。
中央推轉型正義,包括研究「中正路」改名,內政部長劉世芳點名台中市等城市「中正路」較多,盧秀燕被問及此事時,直批「國家吃飽太閒嗎」,批不要再意識形態了,發言引關注。
目前台中市包括豐原、東勢、梧棲、后里、神岡、霧峰及和平等區共還有7條中正路,台中市民政局指出,因中央未曾行文要求推動改名,且街路更名牽涉包括居民的戶籍、身分證件等相關資料均須一併更改住址,也涉及歷史記憶、民眾權益與地方認同,影響層面甚廣,目前沒有辦理改名計畫。
不過,台中市議員陳淑華指出,台中曾有改過「中正路」前例,前市長胡志強在縣市合併後,在2012年推動將自台中火車站前的中正路接中港路到中棲路,全線改成「台灣大道」,胡志強當年除改中正路外,甚至也將原「大雅路」改成「中清路」,難道「胡志強是吃飽太閒」。
陳淑華說,胡志強當年推動改名「台灣大道」,長達逾24公里的路名更動,工程比更改單一條「中正路」還浩大,但也更名成功,盧市府以「影響層面廣」作為不調整的理由,牽強又難能說服大眾,況且胡志強當年改「台灣大道」時,也有不少民眾反彈,也認為有「意識型態」,但胡志強仍成功更名。
陳淑華強調,民主社會推動轉型正義,威權者的姓名確實已不適合作街路名稱,本來就應與時俱進調整,無涉意識型態,但盧秀燕慣以扣帽子的方式將事情「標籤化」,做法不厚道,更以「意識型態」當不作為的擋箭牌,市政態度不負責。
市議員王立任也指出,台中市多區同路名本來就應調整,更何況「中正路」是威權時代下的產物,隨時代進步本來就應調整,街路改名一定會出現包括住址相關資料變動,從戶籍、身分證甚至帳單資料均須變更,但從胡志強改「台灣大道」的態度,即使民眾反彈,也逐步順利推動,對比現今盧市府面對「中正路」改名,拿各式理由作不作為的藉口,突顯盧市府「鄉愿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