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審「重開機」人力不足? 國防部:僅審軍事犯罪、案件較少

國防部法律事務司長沈世偉中將13日說明軍事審判制度規劃。(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指示國防部研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負責做好全面配套措施與社會溝通。針對人力是否充足以及軍事監院、看守所,國防部法律司司長沈世偉中將今(13)在臨時記者會上說明,未來規劃適用軍審範圍僅限《陸海空軍刑法》第二編有關之軍事犯罪,範圍較2013年前小,案件數也將減少,是否需要擴編員額、另建軍事監獄及看守所,仍待充分細部規劃及跨機關溝通。
國防部提出5項修法原則,包括未來現役軍人平時觸犯《陸海空軍刑法》第二編有關之軍事犯罪(如違反效忠國家職責罪章等)將受軍事審判;第三編軍人「一般犯罪」案件,規劃仍由司法機關辦理。
不過,自2013年洪仲丘事件修法後至今,軍法官員額僅剩將校、上校階級者62人,中、少校階級者54人,尉官軍法官7人,顯見軍法官人才斷層。
對此,沈世偉說明,2013年至2014年將軍法案件移交後,慢慢經過離退加上無有效員額補充,確實有落差。但他也指出,未來軍事法官所需處理案件的範圍較過去小,所以是否仍需要這麼多人,會做相關充分規劃,目前國防部已概括盤點案件數,其實並不會太多,因此不會有大幅增加情況。
另外,國防部已於2015年裁撤「國防部臺南監獄」,交由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監獄接管,改為「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媒體詢問未來軍審制度恢復是否有新監獄或看守所需求?沈世偉回應,其實解決問題方法有很多,若未來有需要關押、置留現役軍人,國防部內部有一些研討,仍須跟外部機關協調並研擬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