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濫刪預算 非營利工作者曝親身影響:為社會奉獻的心恐被消磨完...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創辦人郭家佑。(資料照)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預算覆議案遭藍白聯手封殺,行政院將以下鄉宣講、釋憲雙管齊下因應,非營利組織創辦人郭家佑有感而發,指最近參加政府諮詢會議,因業務費被凍結,出席費可能沒辦法支付,那是討論中國可能會怎麼攻擊台灣的會議。「我還是覺得有點難過,許多為了理想堅持的人,會不會因為刪減預算而影響生計?原本立意良善的計畫,還有多少跟我參與的計畫一樣夭折了?」
郭家佑11日在臉書有感而發表示,「我是一個33歲的非營利組織創辦人,台大商管畢業後拿獎學金去歐洲念公共政策,因為歐美學校之間的合作課程,畢業證書最後領的是紐約大學全球傳播與人類發展研究碩士。回來台灣後我沒有去外商公司找工作,而是投入生命與熱情,在我覺得台灣很需要的國際宣傳與民間外交,然後成立了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她透露,「我的經濟狀況最不好的時候,曾經要去參加朋友的婚禮,但因為沒錢搭公車,最後用走路的去,到了現場再跟遇到的朋友借錢,總算包出兩千塊的紅包,順利出席婚禮。身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創辦人,過去7年我養過50名員工(包含實習生),我可以自己不拿薪水,但員工的薪水我從來沒有晚發過。」
「也因為財務狀況如此,我的收入來源很大一部分是講師費和政府會議的出席費。雖然很多時候政府叫我去開會也是沒有出席費,準備兩三天的演講可能也只會拿到2000塊講師費,但我覺得自己的專業能夠幫上一點忙都是好事,如果時間允許我都會出席。」
郭家佑接著說:「上禮拜在我身上連續發生了2件事情,都跟立法院刪預算有關,我想要在行政院覆議的這2天講出來。首先是上禮拜參加的一個政府諮詢會議,主持會議的長官在會議接近尾聲時,有點面帶難色的說,『因為今年我們的業務費被凍結70%,所以未來各位委員的出席費,我們可能沒辦法再繼續支付了』。那是一個討論中國可能會怎麼攻擊台灣的會議。」
「其他的委員大多是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或教授,大家紛紛點頭稱是,說自己不拿出席費沒有關係。我吞了一口口水,就跟我過去吞下的所有委屈一樣。2天過後我又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內容大致是一個我當了半年諮詢委員的研究案,因為預算被砍,所以中止了。那是一個討論政府要怎麼抓網路犯罪的研究案。」
「老實說這個研究案,是我參與過的會議裡面,我覺得討論品質最好的一個。主辦單位不只找委員開會討論,還會額外舉辦工作坊,邀請非營利組織、企業、政府的年輕工作者,利用下班時間來交換在各自崗位看到的問題,最後再寫成報告。當然少了一些出席費對我而言並不會馬上出現生計問題,但我還是覺得有點難過,許多為了理想堅持的人,會不會因為刪減預算而影響生計?原本立意良善的計畫,還有多少跟我參與的計畫一樣夭折了?」
郭家佑直言,「投入政治與公共事務第8年,我必須說今年是我見過最糟糕的狀況,因為預算刪減是過往的6倍,中央政府今年勢必陷入空轉狀態,在國際局勢與股市隨時大起大落的2025年,中央政府沒有相對應的資源去應變,內部混亂信心不足,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底氣。預算流到了地方政府,錢變多了人手沒變多,因為要消耗預算,同樣的案子可能就加錢處理掉,所以地方肥貓繼續肥,中央繼續空轉。我曾經看過藍營執政的地方政府把200萬標案,發給一看就知道是內定的廠商,執行內容是舉辦2場工作坊。」
「我是一個很能吃苦的人,但不公義的事情常常讓我坐立難安。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抱怨自己有多辛苦,而是在我的崗位上,開始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我覺得必須讓更多人知道,預算刪減不只對政治工作者有影響,對一般人的生活也會有影響,而且這個影響是全面性的。我們協會雖然乍看之下常常辦國際活動或把台灣弄上國際媒體,但一年平均拿到的政府補助不到台幣10萬,平常就靠做些多語翻譯、行銷案、研究案、拍片維持收入,政府標案一年大概1到4個,大多時候是15萬內的小額採購(補助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標案是做政府叫你做的事),所以拜託不要再留言說我拿很多政府補助。」
最後郭家佑表示,「台灣的狀況不知道還可以再被消耗幾年,但我為社會奉獻的心再這樣下去可能就只剩這幾年,藍白刪預算打擊到的不只是民進黨,還有我們這些跟政黨無關的理想派。行政院覆議的新聞建議大家關注一下,這2天是台灣的下一個關鍵。台灣雖然現在很混亂,但反觀美國DC現在上萬個政治工作者失業、國家頂尖研究機構被砍得血流成河,台灣可能還是稍微有救的。大家想要什麼樣的未來?真的就取決於這幾個月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