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霸」對決花蓮王轟動全台!付弱勢生活費、日本畢旅費 成論文主題

曾榮獲師鐸獎的花蓮教師葉春蓮在花蓮育才無數,在地方相當知名。(記者王錦義攝)
首次上稿 03-03 23:53
更新時間 03-04 06:39
相關新聞請見︰
悍台妹「葉霸」曾在中國教訓騙子 藝術家同事:她的嚴格是有感情的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曾獲師鐸獎的花蓮教師葉春蓮在花蓮育才無數,在地方相當知名,因為當面批傅崐萁「通匪」而遭國民黨抹為綠營側翼,網路上也出現許多攻擊葉春蓮的留言。不過葉春蓮對班級經營的方式,還曾被當成論文主題,裡面記錄葉春蓮協助清苦學生不遺餘力「出錢墊學費是稀鬆平常」。
花蓮退休教師葉春蓮2日當面批評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通匪」、「矇騙花蓮人」,卻被幾名大漢架離現場,今天還被傅崐萁和國民黨支持者們指責是綠營側翼、垃圾、來鬧場的葉霸、無法以身作則的老師、體罰、精神問題等等網路攻擊。而葉春蓮老師,不是只是嚴厲而已,她照顧弱勢學生面面俱到,也讓不少曾被「葉霸」教過的學生出面聲援。
有網友翻出,葉春蓮教學有口碑,甚至在2003年被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生,針對葉老師的班級經營方式寫成碩士論文,該論文探討重點,是新手教師最感到挫敗的「班級經營」問題,希望透過資深教師葉春蓮的經驗傳承,縮短新手教師在班級經營上摸索的時間。
當中提到葉春蓮以學生利益為首,出錢為學生墊付學費、改善學生生活環境都稀鬆平常,葉春蓮在論文中曾說,「一碰到這種會傷害到小孩子事情的時候,我怎樣都覺得很忍受不了。」葉春蓮老師擔心伸出援手,會傷到弱勢學生自尊心,會再三考量說法,讓學生內心好過。她省下自己的飯包,說詞是要學生嚴密利用時間,不要浪費時間去外食。
葉春蓮過去幫弱勢學生出生活費、班費、營養午餐、甚至去日本的畢業旅行旅費,就為了不要讓學生覺得自己跟同學之間有差異。怕學生心理有壓力,葉老師跟學生說「你以後有能力你再去幫別人,以後老師會老,有需要老師一定不客氣地找你,今天老師還有餘錢,多照顧你一個還沒有什麼問題。」、「你有困難不是你的過失,也不是誰的過失。」
2003年的論文指出,以考取花蓮第一志願花蓮高中、花蓮女中而言,花崗國中學生的錄取比率總是獨占鰲頭,而科學展覽、學藝或是體能競賽中,學生的表現也都有相當的水準,堪稱花蓮地區的明星國中。在這個學風鼎盛、名部輩出的學校裡,葉春蓮以其獨特的教學風格贏得了一個令人敬畏的綽號——「葉霸」,不單是一般學生聞之喪膽,為了學生利益優先,連學校行政也感到無可奈何。
論文並說,葉春蓮曾經帶過8屆學生,有24年擔任導師職務的寶貴經驗,由於她在班級經營上有獨特之處,特別是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的國中教育階段,為了能順利升入理想的高中,無論是學生、家長或是老師們對於智育方面的注重程度可說是遠遠超過其他四育,但葉春蓮在加強學生的智育成績之餘,對於其他四育的培養更是不遺餘力,因此她所帶領的學生在各方面都有十分傑出的表現。
葉春蓮曾經處理過最特殊的例子,是一個連戶口都沒有的學生,與打零工的父親暫居在古老的破爛小木頭房子,在經過家庭訪問、知道學生生活環境的清苦後,葉春蓮協同身為班級學生家長的堂叔,共同到學生家中改善他基本的生活條件。「當然也不好意思說一下子給他換掉太多什麼東西,因為他自尊心很強,所以在比較他能夠接受的範圍裡面,我是告訴他就是一定是切身需要的東西準備好。」
葉春蓮當時跟研究生說,「他後來的生活費都是我在付的,譬如說繳班服的錢、每一個月缴營養午餐都是我繳,因為他爸爸有時候一整個月都沒有工作。去日本也是我幫他出旅費,怎麼可能讓他不要去呢?如果說同學有去,他只是因為這樣不能去。」,由此可見,對於協助生活清苦的學生,葉春蓮確實是不遺餘力,盡可能讓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上無後顧之憂。
葉春蓮跟研究者說,在開始幫助個別的學生之前,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當然要先作心理建設,不能很冒失的,他會受不了,我想任何孩子都會受不了的。因為這已經是他最自卑的痛處,但是,我只有跟他講:你就是有困難,這種事情也不是你的過失,或是誰的過失,演變成這樣這就是你的命嘛!」
論文結論評價,葉春蓮的一切處理和考量,均以學生利益為首,在葉春蓮的心中,「學生」的重要性超乎任何事物之上,她個人的生涯目標即在獻身教育工作。葉春蓮在班級外部環境的經營上似乎未能盡善盡美,不過,從她對學生設計的課程、付出的心力,可以發覺她似乎扮演著學生第二個家長的角色,甚至於她的許多作為都超乎一般家長對孩子的付出。
對於在1982年獲得師鐸獎,葉春蓮覺得:「師鐸獎無法肯定我的優秀,真正的肯定是學生回饋給我的。」認為自己20多年前是多麼地幼稚,竟會參加優良教師表揚。論文也提到,葉春蓮在教育上的一些堅持與執著,為她招致不少的抨擊,但是,在20餘年的教學生涯裡,葉春蓮還是獲得了許多人相當程度肯定。

曾榮獲師鐸獎的花蓮教師葉春蓮(左)在花蓮育才無數。(記者王錦義攝)

葉春蓮對班級經營的方式,還曾被當成研究所論文主題。 (翻攝台灣碩博士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