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批罷免浪費公帑 尹立列3點:對民主制度的荒謬指控

尹立痛批國民黨面對罷免時雙標。(資料照)
陳定瑜/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藍白過去一年聯手毀憲亂政、強闖爭議法案、濫刪預算,引爆人民怒火,針對國民黨區域立委的大罷免浪潮掀起,但藍白反過來批罷團都是民進黨側翼,發動罷免是浪費公帑、浪費時間。對此,WeCare高雄發起人、前高雄市文化局長尹立列舉3個事實反駁藍白論述,直指過去多數成案的罷免案都是由藍營的人主導,現在公民團體發起對藍營政治人物的罷免時,藍營卻出來批抨擊罷免制度,根本就是雙重標準,是對民主制度的荒謬指控!
尹立15日在臉書發文,「國民黨罷免雙標,過去狂推,如今反對,究竟為何?近來藍白陣營頻頻強調罷免案『浪費公帑』,企圖將罷免制度汙名化。然而,回顧近年來的罷免案例,國民黨才是發起罷免的主要推手,如今卻指責罷免投票是『浪費資源』,這種標準不一的做法,引發外界質疑其政治動機。」
尹立接著列舉3個事實,「首先,罷免是公民權利,選舉成本不能成為阻礙。罷免與選舉、公投一樣,都是民主機制的一環,政府依法必須編列相關預算,確保選務順利進行。若罷免案進入第三階段投票,政府須負責印製通知單、設置投票所等,這是行政執行的必要成本。然而,藍白勢力刻意操作「罷免浪費公帑」的論述,顛倒因果,企圖讓選民對罷免機制產生負面觀感。按照這種邏輯,選舉同樣耗費公帑,是否就不應舉行?這顯然是對民主制度的荒謬指控。」
「再來,誰才是真正濫用罷免?國民黨紀錄最驚人。自罷免法修正後,進入投票階段的罷免案共有7起,其中大部分由國民黨成員主導,包括黃國昌、黃捷、王浩宇、陳柏惟、林昶佐等人,這些案件背後都有國民黨積極動員的影子。然而,當公民團體發起對國民黨政治人物的罷免時,國民黨卻開始大力抨擊罷免制度,這種『自己可用,別人不能用』的雙重標準,令人瞠目結舌。」
「最後是連署亂象、行政打壓,國民黨的『民主扼殺術』。過去,國民黨推動的罷免與公投案,連署書錯誤率驚人,不僅浪費選委會人力查驗,甚至出現偽造簽名等情況,這才是真正的行政資源浪費。此外,當公民團體發起罷免國民黨政治人物時,往往會遭遇縣市長的行政打壓,甚至有連署店家遭惡意檢舉、查水表的情況,這與當初國民黨全力發起罷免時的情況截然不同,充分暴露其對罷免權的選擇性支持。」
尹立直言,「民主不能容許『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罷免制度本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但國民黨卻將其作為政治工具,當自己發動時是『民意展現』,當別人發起時卻變成『浪費公帑』,這種雙重標準操作,讓人看清其政治計算。若要討論罷免制度是否應修改,應當從制度面進行理性探討,而非在有利時就大力使用、不利時就全盤否定。民主不能是單向道,公民權利更不應成為政黨操弄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