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要跟台胞共享「祖國大陸」進步成果 學者:笑話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聲稱,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可讓台灣同胞率先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美聯社檔案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共三中全會日前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聲稱,該「決定」可讓台灣同胞率先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學者批評,所謂300多項改革,內容多半自相矛盾,分享「中國式現代化」、共享「祖國大陸」進步成果,無非就是「口號式」笑話。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今日受訪表示,國台辦說法是「自吹自擂」,在三中全會前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談到,「中國經濟就像一個人大病初癒,不能夠下重藥,需要慢慢調理」,代表連中國總理都承認中國經濟生了場大病,結果講真話卻被中共官媒消音。
陳世民指出,按照國台辦講法,中共是認為中國經濟良好,今年上半年GDP年增率5.0%,但弔詭的是,中國稅收大幅減少15%,如果經濟狀況佳,證交稅 土地稅收入怎會大幅下降,就算經濟成長率數據是真的,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僅4.7%,也是十年來最低的。
陳世民分析,上海、深圳股市上不了3千點,可見國台辦所講明顯不是實情,所謂「中國式現代化」只是一個口號,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統治12年來,中國經濟一直變差,今年GDP大概難保5%,不會有過去動輒7%、8%經濟成長率。
陳世民強調,中國更有地方債務、房市爛尾樓問題,過去地方政府靠賣地維持收入,現在地方政府靠賣地能夠拿到的收入,已經大幅減少17%,中國青年失業率高漲、人口老齡化,人口紅利逐漸喪失,這些問題都尚未解決,直接反映在股市上面。
陳世民談及,三中全會著重「經濟安全」概念,審視「決定」全文內容,「經濟」一詞出現22次,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少一次。「市場」出現13次,「安全」提了16次,可見中共重視安全大於經濟。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擴大修訂「反間諜法」等國安法規,2023年外資匯入中國首度出現負成長,1989年以來第一次,外資、台商普遍不敢去中國投資,這些都是中共官媒不會報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其實就是一個口號式笑話,決定內容多半自相矛盾,想要經濟發展,卻主張社會主義公有制,這些解決不了中國經濟問題,與台胞共享發展機遇更是沒有說服力。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受訪表示,中共當局對中國經濟發展仍深具信心,認為今年上半年GDP年增率達到5%。中共想拉台灣進入經濟統合佈局,將「經濟紅利」跟台灣分享,不過這是中國一廂情願看法,沒有考慮客觀事實,現在經濟誘因越來越少,台灣民眾反而想擺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