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元旦上路 海委會:提升國際競爭力

擴大推動藍色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元旦上路。圖為海委會統計資料。(海委會提供)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立法院今年5月26日三讀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海委會歷經半年確認海洋產業的內容與範圍、海洋產業產值的統計方法與估算,經行政院同意後,將於明年元旦起正式施行。
海委會表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主要包括建立海洋資料庫、政府應編列推動海洋產業預算、海洋發展基金的充實、優惠融資、協助設置海洋產業園區或專區、輔導與獎助、培育人才,將可統合各部會推動海洋產業的力量,明確海洋產業類別與機關權責,定期檢視各海洋產業主管機關推動情形,協調整合產業發展所遭遇的問題,進而打造優質海洋產業發展環境,兼顧環境永續利用。
海委會統計,台灣海洋產業產值從2018年的7507億元,成長至2022年的1兆7031億元,占GDP的比重從4.03%上升至7.86%,其中近兩年產值均突破1兆元,主因在於2021年及2022年受疫情影響,海運運價暴漲。
另外,2022年台灣前三大的海洋產業分別為「海洋運輸及輔助」、「海洋漁業與養殖」及「海洋遊艇及其他船舶載具」,產值依序為1兆3126億元、2795億元及688億元。
海委會強調,將持續完備各項配套法令,並透過長期的產值調查,了解台灣各類海洋產業發展方向及長期趨勢,作為相關政策擬定參考,提升台灣海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擴大推動藍色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元旦上路。圖為海委會統計資料。(海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