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進具醫護背景幹部與參選人籲 正視護理過勞、守住護病比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針對近期防疫第一線醫護勞動權益屢遭詬病,護病比極不合理,台灣基進醫護背景的幹部、參選人今天聲明,提到「當護理師比病人還累,共存之前醫護已快被清零?」拋出兩大訴求:第一是正視護理過勞,死守護病比,病人安全不妥協;第二是醫療人員權益直接照顧,縣市政府設立專屬窗口。
台灣基進高雄市議員參選人楊佩樺護理師表示,護病比意即一位護理師平均照護患者的人數。國際共識最佳護病比為1:6。根據研究顯示,當護病比超過1:6之後,護理師每多照顧一位患者,跌倒、管路滑脫等併發症都可能增加,死亡率更是會增加到7%。
她說,台灣在眾所皆知的醫療人力緊繃下,護病比一直都高於國際標準,1:9、1:15都有。因應疫情政策,各種隔離措施、行政工作、擔心染疫的壓力,護理人員的負擔只會比平時更重,台灣基進上週就已針對目前醫療勞動問題提出呼籲,無奈「確診者照顧確診者」、「前線崩潰」等狀況仍然發生。
另位高雄市議員參選人劉航遠護理師強調,請政府正視護理過勞現象,死守護病比,病人安全不妥協!堅持護病比不只是為了護理師,而是為了病人安全,此點不容妥協。目前針對特殊狀況病房的護病比,如專責1:5、洗腎患者1:4皆其來有自,因為此類患者所需照護內容,本就繁瑣需要更多心力,若僅因爲醫療量能緊繃就地開放,不僅讓護理人員背負更多醫療糾紛,也可能造成護理人員過度勞累,導致健康出現狀況。
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台灣基進性別發展部主任吳欣岱醫師指出,醫療人員權益的直接照顧,應從縣市政府設立專屬窗口實踐。過去2年的職災申請統計,理應佔大多數的醫療人員,去年2021全年度竟不到100人!今年確診人數飆升,前幾個月的申請人數仍屈指可數,證明大多數染疫的醫療人員,不是接受醫院的安排,自假不給薪在家休養,就是更辛苦地回到職場,確診者照顧確診者。
吳欣岱說,據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了解,大多不願意申請職災等保障的醫療人員,多是因為怕被醫院知道,或申請手續繁雜。事實上職災可以完全不通過所在醫院的主管單位去申請,而申請手續的問題,希望各種津貼、獎金、補助,各縣市政府能夠直接設立醫療人員專屬窗口,讓工會、基層醫療人員能夠直接反映問題,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