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資訊戰流彈波及台灣 假訊息源頭竟有香港

首次上稿 01:08
更新時間 06:34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烏俄戰爭持續,假訊息也滿天飛,甚至可能影響國內秩序!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料,戰爭發生以來,台灣湧入大量戰爭相關資訊,除了俄羅斯及國際媒體,甚至有來源地為香港的訊息,引用與事實不符圖片,製作假訊息,並輔以圖卡指涉國內政治人物,恐有政治目的。
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料,2月14日至20日當週10大假訊息,都與生活、疫情、健康等議題相關;烏俄戰爭發生的2月21日至27日,當週10大假訊息有9則與戰爭相關;2月28日至3月6日也有8則;3月7日至13日則有5則。戰爭訊息流通快且廣,國際查核組織已完成超過700份查核報告,而台灣也完成超過30則查核報告,且還在持續增加。
對於假訊息的處理,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說,台灣已是「國際事實查核聯盟」會員國,合作模式主要有2部分,一是成立共通資料庫,即各國查核單位把收到的假訊息彼此分享,讓各成員瞭解傳遞軌跡、材料內容等,二則是協力查證,涉及各成員範疇內的訊息,互相協助釐清。
日前就有1則假訊息與台灣相關,即「蔡英文針對烏克蘭情勢發布對國人三大承諾」,內容以蔡總統演講為背景圖,但內容經查完全錯誤。
更有甚者,是出現來自香港的假訊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就提到,近來網路流傳多張指涉烏克蘭37名議員落跑圖卡,也有另張圖卡也指稱烏有百位富豪、37名議員落跑,再透過放上國內政治人物的圖卡,質疑喊抗中保台的官員,動機可議。
胡元輝進一步說明,以烏俄戰相關訊息在中文世界傳播來看,部分是在散布戰爭情況、死傷人數等聳動內容,藉此達到衝高流量的商業利益;但也有部分訊息在討論「烏克蘭不堪一擊、不懂體會時勢」,甚至影射台灣,就不能排除有政治意涵,呼籲媒體引用、民眾閱讀時要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