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裁適得其反? 澳媒:澳洲正與台灣經貿對話

受到中國與澳洲發生貿易衝突的影響,遭中國發動貿易制裁的澳洲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指出澳洲的貿易官員近期與我國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受到中國與澳洲發生貿易衝突的影響,遭中國發動貿易制裁的澳洲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指出,澳洲的貿易官員近期與台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
《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洲目前尚不考慮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中國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透露,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台澳兩國的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
雖然澳洲與台灣達成任何貿易協議的舉動,都可能進一步觸怒中國,但前澳洲資源部長、澳洲國會議員卡納萬(Matt Canavan)強調,澳洲應該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我認為與台灣達成FTA絕對有意義,台灣是澳洲的親密友人,也是相當重要的貿易夥伴」;他指出,澳洲的煤炭、鐵以及鑽石等大宗商品在台灣市場擁有強大的占據地位,然而牛肉、啤酒以及旅遊業等方面卻還有成長空間,「澳洲不應該讓別的國家替我們決定應該與誰達成協議」。
報導指出,卡納萬是3個月內澳洲執政聯盟「自由黨─國家黨聯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第二位出面呼籲澳洲應與台灣簽署FTA的成員,澳洲國會的後座議員(較為資淺的議員)歐布萊恩(Ted O'Brien)也曾撰文強調,如果澳洲致力發展經濟多元性,「那為甚麼我們不和台灣建立更深的經濟關係呢」?
澳洲的出口市場被中國所主導,每年的出口皆超過總額的30%,高達1530億澳元(約3.25兆新台幣),不過台灣是澳洲的第6大市場,在2018至2019的財報年中達100億澳元(約21.2億新台幣),主要是由煤炭、鐵礦、銅礦以及天然氣所貢獻;但儘管澳洲對台出口鐵礦、銅礦、天然氣等資源產品的成長強勁,但與紐西蘭、新加坡等已經與台灣簽署FTA的國家相比,澳洲商品礙於關稅導致競爭力大為降低。
以紐西蘭為例,紐國的牛肉與葡萄酒是澳洲的競爭對手,然而在紐國與台灣簽署FTA後,紐國對台出口成長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