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透明度遭疑做半套 北市︰與開放資料數量不畫上等號
〔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自認公開透明,但國發會「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統計截至3月底為止,北市開放1千多筆,是六都第五名,被質疑透明化做半套。不過台北市政府祕書長陳志銘今開「Open Data迷思與真相」記者會,指同一類型資料,北市彙整並開放1筆,其他縣市取巧切割成多筆,增加KPI數量,中央某些部會也用此手法,完全沒意義存在;「市政透明度跟開放資料數量,不畫上等號」。
陳志銘表示,公告地價開放資料北市彙整成1筆資料,其他縣市則按照行政區、時間切割,可創造成5筆、13筆或159筆不等,這樣技巧讓KPI數量比較高,但大家都是一筆資料而已:又如無線網路熱點資料開放,也可以按照行政區拆成30筆,就是技巧性增加資料,反讓使用者要整合資料後才能使用。
陳志銘還表示,行政院政委唐鳳2016年就提到,應以資料能否即時更新、回應使用者需求為考量,而非以資料數量當作KPI,所以應該要拿掉資料集KPI,但中央某些部會無法產生出開放資料,就以增加資料數量的手法增加KPI,完全沒有意義存在。他說,就跟看「天龍八部」一樣,是要看完整一套5本,還是拆成一本本、一張張給你看。
但被質疑國發會在「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建置「互動專區-我想要更多」,北市府多筆未回覆。資訊局系統發展組長林郁傑則回應,知道國發會平台有民眾意見後,就馬上處理,應該是處理「時間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