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讓他出境? 山東青年花7小時泳渡金門
金門岸巡隊員盤點中國常姓偷渡客(左)帶上來的物品。(圖由金門岸巡隊提供)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中國山東省1名常姓青年為一圓出國夢,今天竟循另類的「小三通」偷渡金門自由行,他用3個游泳圈,帶著2包辣椒充飢,花了約7小時從廈門泳渡到小金門,未料一上岸就被金門岸巡隊逮捕;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9(金門)岸巡隊表示,常員一會兒說想出國受阻,一會兒又說在中國遭迫害才到金門,供詞反覆,全案依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國安法移送金門地檢署偵辦。
「9月1日中國暫停小三通」的傳言昨天才如火如荼在台、金兩地延燒,常姓青年未按正常管道,以偷渡方式「出國」,時機的巧合也引發聯想,岸巡初步調查,常姓青年的動機似與小三通無關。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9(金門)岸巡隊隊長吳建冠說,今天清晨6時許,金門岸巡隊第3巡邏站巡邏時,在烈嶼鄉(小金門)西方貴山岸際左側海面看到1名行跡可疑人士,帶著游泳圈游向岸際,岸巡幹員前往埋伏,待該不明人士上岸,隨即上前盤查,確認該男子是中國山東省、27歲的常姓男子,當時發現他身上套了1個游泳圈,旁邊綁了兩個游泳圈、1只半路撿來的保麗龍浮球,身上有身分證件和人民幣1381元,另外還有可能準備「出國」換洗的衣物及兩雙迷彩布鞋,全都溼透。
常員身材一般,操著1口山東腔,用詞簡短,卻不容易懂,問他為何帶著兩包辣椒偷渡?他說可以充飢,又可以在渡海時防寒;岸巡人員詢問家裡的連絡電話,這位留著鬍子的年輕人竟丟出「等回到山東再問一下」的神回覆,回話邏輯的反覆,令承辦幹員情緒差點崩潰。
吳建冠說,常姓青年可能在中國涉及法律問題,無法循正常管道「出國」,花了人民幣90元購買游泳圈,今天淩晨零時許從廈門會展中心一帶下水,游了約7小時穿越相距7公里的金門。全案偵訊後,已將常嫌依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國安法移送金門地檢署偵辦。
近日兩岸「通航」議題火熱,除了今天有常嫌偷渡金門,7月31日才有1名中國籍陸姓男子,花了5小時,駕著有舷外機的衝鋒型小塑膠艇,帶著人民幣1萬多元偷渡到金門,還聲稱要「創業」。
中國常姓偷渡客(右)向金門岸巡隊員說明偷渡上岸的位置。(圖由金門岸巡隊提供)
金門岸巡隊弟兄逮獲偷渡上岸的中國常姓偷渡客(左)。(圖由金門岸巡隊提供)
金門岸巡隊隊長吳建冠說明常姓偷渡客使用的浮具及攜帶的衣物。(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岸巡隊員在常姓偷渡客的物品中,發現常嫌聲稱用來充飢抗寒的辣椒。(記者吳正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