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人用簡體字 馬英九:要融合不要對抗

總統馬英九(左)四日上午參加「新編海外華語文教材」發表會,並頒贈《中華語文大辭典》,由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代表接受。(記者劉信德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今天(4日)出席僑委會新編海外華語文教材發表會,在致詞時表示,使用正體字是文化考量,不是政治對抗,全球用正體字的人口僅有4000萬左右,用簡化字的則達13億人,「這要怎麼對抗?」因此推廣正體字不是要對抗,是要融合。
馬英九今天再度推廣「識正書簡」的觀念,強調台灣無須配合中國用簡化字,而他也沒有聽過任何中國訪客因為看不懂正體字而抱怨。他強調,使用正體字是因為它有文字之美、有邏輯,美國中文學校的學生曾表示正體字比較難學,不過也比較難忘,而簡體字則是容易記,但也很容易忘。
馬英九指出,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不衰,主因就是擁有漢字做為傳承的載體,正體字具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書」意義,容易學習且符合邏輯,因此保存正體字就是保存正統中華文化精緻優美的部分,也是台灣社會重要的文化資產。
相關影音

總統馬英九(右)四日上午參加「新編海外華語文教材」發表會,並參觀新編教材聽取簡介。(記者劉信德攝)

總統馬英九(右二)四日上午參加「新編海外華語文教材」發表會,並與書法家現場揮毫寫下「學華語向前走」新編教材書名。(記者劉信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