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講母語 不講文化

◎ 溫宗翰

語言表現深層文化內涵,是各族群文化知識記憶傳承的載體,文字無法貫徹表達語言的意義,因此,口述傳統及其使用語言,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早行動的保護項目之一。

台灣長期漠視語言政策,即便二○○五年文資新法落實迄今,也從未有口述傳統及語言保護工作,雖已擬增傳說、神話等內容,卻也只是皮毛。世界非遺在保護口頭傳承方面,除了口頭形式,如傳說、歌謠以外,還包含了語言本身,沒有保護語言,各種文化必然無法延續。

比如歌仔戲若不用台語,便無法表現深刻藝術精髓,即使國家級傳承人廖瓊枝傳教再多藝生,文資工作使她的歌仔戲藝術能長久延續,但只要底下觀眾不懂台語,便無人可細細聆賞。原住民祭典方面亦然,無論賽夏矮靈祭、鄒族戰祭、邵族年祭等各種大小祭儀,只要沒有使用族語,便無法使祭典擁有完整意義的延續,更缺乏文化知識的傳承。再比如,各縣市文資工作已登錄諸多漢人民俗,儀式內容幾乎無法使用國語(中文)去認識,台灣特有的二龍競渡,技法特別,許多技術內容只能用母語理解,不保留語言本身所傳承的知識與文化意義,就無法延續該文化資產完整的精神價值,就會消滅一個文化。

日前,有立委大呼自己的母語是國語,事實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宣稱母語是國語者,大多數是失語者,他們如果沒有自我追尋,早就忘記自己的族群語言根源,也會攪混族群文化內涵。現行國語是被製造的語言,即便是來自中國各個方言區的外省第一代,也是透過學習才懂得所謂的「國語」。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教育政策需要顧慮多元語言傳承,才不會撕裂民族情感。

多元族群文化是無形文化資產設立的核心價值,現階段台灣無形文資工作都還環繞著外在形式,只看重儀式、表演,卻缺乏對文化內蘊與文化環境、文化語境的思考,本土語言列入必修課,可以緩衝各族群語言快速消失的危機,實是無形文資的一帖良藥,文化單位理應聲援。

(作者為靜宜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