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要承擔更大的防衛重責

美國政府廿六日通知我方,將出售「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這是川普總統第九度、也是今年第四度對台軍售。(圖取自Boeing Defense推特)

空軍一架F-5E戰機昨日失事,飛官殉職而成憾事。由於該戰機駐紮的台東志航基地未來將部署F-16V(Block70)戰機,軍備換裝受到關注。近期中國加大對台軍事壓力,美方回應動作也趨快。美國政府廿六日通知我方,將出售「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是川普總統第九度、也是今年第四度對台軍售;軍售常態化有助於較快因應威脅,武器品項也提升反擊能量。面對情勢升高,美國深化對台安全承諾,也說明在印太地區,台灣要承擔更大的防衛責任。

這次軍售,是繼廿一日後,不到一星期,美國政府再度宣布對台軍售。美方前次出售的清單包括增程距外陸攻飛彈、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及F-16新式偵照莢艙。所涵蓋空對地、地對地的打擊武器,最大射程都達三百公里,大於台灣海峽寬度,可對陸地目標實施精準打擊。增程距外陸攻飛彈因掛載於戰機而增加機動性,並被美國海軍譽為「命中精度最佳飛彈」。這兩波軍售均提高對共軍戰區深遠打擊,強化我軍事反制能力。

川普政府在這四年內,對台軍售總金額約一七四億美元,已然超越歐巴馬八年執政時期的軍售金額。行政院主計總處表明,「整體預算經費足夠」,顯示符合我防禦需求。而戰略上最大意義,則在突破「防衛性武器」的狹義定義,不再侷限於航程短、射程短的「兩短」,對共軍嚇阻力提升,即如外媒形容是抵禦入侵的「刺蝟」戰略。這是美國軍售台灣的法源「台灣關係法」,在立法四十一年後,面對台海安全情勢的失衡,美方已不再依循以往限縮國軍打擊火力的思維,這是台美互信深化的指標。

對於台美軍事關係邁開重要一步,北京仍慣性謾罵「損害台海和平穩定」、將採「正當必要措施」。不過,即便中國在廿六日聲稱將制裁參與軍售的美國企業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防務和雷神,美國也隨後宣布第九度的軍售,對台政策絲毫不受影響。事實上,強化台美安全關係的主因,正是因為中國對區域威脅的快速擴大,尤其北京利用全球正在對抗武漢肺炎之際,趁隙在台海升高海空等侵擾動作,美國在這一年四度宣布對台軍售,便是台美共同因應中國「損害台海和平穩定」,所採取的「正當必要措施」。

中國除惡人先告狀嘴臉外,官媒環球時報另以社評恫嚇說,中方的「懲罰措施」將先以軍機飛越「海峽中線」進一步常態化,然後軍機飛臨台灣島上空巡航,對台實施經濟封鎖等。最後則將摧毀台灣新部署的美國進攻型武器。這些有如打嘴砲的自嗨說法,也讓外界嗅到北京的蠢動傾向,例如共機近月高頻次在台灣西南空域現蹤,立榮軍包機十五日飛往東沙島的途中遭香港拒入飛航情報區而折返,乃至於大量的中國抽砂船頻頻越界在我離島附近盜砂,這些不尋常舉措除測試我方反應並蒐集數據外,也不排除醞釀更大軍事行動的可能性。

印太地區這幾年不平靜,中國不斷戰狼式出擊,從與印度的邊界衝突、南海填海造陸「擴張領土」,以及在台海與東海地區的軍事升壓,美國回應則迅速明確。另為防範台海成為中國的突破口,美國在本月兩波軍售,則具里程碑的戰略意義。然而,台灣在軍事反制能量雖提高,但面對北京策動「灰色地帶衝突」的蠶食手法,台灣還處於被動因應的局面,在美國主導的印太部署中,仍屬力量較為薄弱的環節。

尤其,中國經由海空持續擾台,形同展開一場長期軍事消耗戰,台灣為此加強應處,但也暴露軍備妥善率下降問題。八日發生在金門烈嶼的M41A3戰車翻覆爆炸、昨台東F-5E戰機失事,均造成軍士官不幸死傷。軍備汰換確應納入討論,另方面,共軍可能的下一步,是否採「圍而不打」封鎖作法,顯已超越軍備層次,台灣與盟邦共同面臨中國威脅,美、日等國如何施予奧援,有賴高層次的戰略對話合作,甚至應納入台灣進行共同相關演訓與操演。台灣不僅自我防衛,更在這印太地區固守島鏈,這都是為了承擔起更大的防衛重責。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