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疫苗國家隊 鑼鼓聲聲催

◎ 汪秀玲

「+0」令人雀躍,但COVID-19「流感化」,安全有效的疫苗是終結病毒的解方。

台灣堪稱防疫模範,沒有封城,商業活動、集會接近正常,然而,COVID-19發生率低(截至八月十九日全台確診四八六例),表示具有抗體的人很少,卻隱藏疫苗延宕問世的威脅,恐面臨比歐美更大危機。

疫苗之急,動輒數年的人體試驗期,各國透過緊急授權、彈性法規,啟動「快轉鍵」趕進度。美國祭出「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挹注百億美元重押幾支最被看好疫苗;中國以舉國體制資助在巴西等國做大規模人體試驗;英、德、日則參與國際組織「團購」疫苗;俄羅斯「衛星V」(Sputnik V)走捷徑搶先問世,足見各國瘋搶疫苗的野心與驚心。而台灣「疫苗國家隊」(國光、高端、聯亞、安特羅),仍未展開人體試驗,代工換劑是迎頭趕上的錦囊妙計。

防疫上半場,台灣百米短跑勝出;疫苗下半場,台灣馬拉松賽卡關。

「上心好德離苦劫」—台灣官民齊心防疫,優質醫療體系,守住疫情。

「四海傳名足可誇」—台灣在口罩、快篩、醫材展活力。

「需君賜受金魚袋」—台灣疫苗自給率百分之八,低於日、韓、中國,如今需美國相挺,強化醫藥戰備能量。

「枉拋心力仍難圖」—各國優先主義,割袍斷義,台美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但Alex Azar未正面表態共同開發新冠疫苗。

「天公也解諸人意」—防疫不論魔系或佛系,得靠自體免疫,隔離病房感測器、無線聽診器、還有AI醫療等非接觸科技。

「青山一道同雲雨」—任何角落災疫,如同蝴蝶拍翼。廣泛接種疫苗,世界才能恢復正常。

補上最必要的一塊拼圖—除了口罩與社交距離,疫苗決定經濟重啟。疫苗台灣隊,請隆重登場。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健康科學院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請美國協助搶購疫苗

◎ 謝炎堯

中央研究院賴明詔院士發表「新冠肺炎病毒何去何從」一文,介紹控制疫情最重要的疫苗研發新知,極具教育價值。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研發疫苗,以八月中來看,第一名是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和瑞典製藥大廠AstraZeneca合作的疫苗,他們在第二階段一千人的人體試驗中,測試二十三種疫苗,選出最好的一種能在施打後二十八日內產生足量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阻止病毒感染,同時激發T型淋巴球(T-cell lymphocytes)產生組織免疫,在十四日內消滅入侵病毒。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三萬人的人體試驗,預估年底或明年初完成試驗,可能上市銷售。美國一口氣訂購三億劑,歐盟各國也訂購四億人份,日本也訂購一億人份。

研發新型疫苗,需要投入數百億美元的資金,我國沒有研發新型疫苗的財力,也沒有讓人知曉的優秀人才,也不可以依據政府採購法公開招標採購,只能請美國政府協助搶購疫苗。

(作者為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退休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