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150億可以做很多事

◎ 林進國

上臉書貼文發表台索斷交斷得好的感受,沒想到造成臉友群一面倒的熱烈回應,全力支持政府將省下的資源用來建設台灣、照顧人民。

中國砸約一五○億台幣換得索羅門群島與台灣斷交,恭喜台灣,更肯定我們的政府不再與中國進行金錢外交競爭。一五○億台幣,可以讓台灣的學生吃三億人次五十元的營養午餐,可以支應平均每月二萬五千元的老人長照養護費用六十萬人次…,台灣與索羅門如此邦交,斷得好!

國與國之間的情誼,若單只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絕不可能長久。索羅門政府漠視該國人民反對與台斷交,足見台灣過往農業醫療等各項協助獲得該國人民的肯定與友誼,昨天還辦了一場和平遊行,標語寫著支持台灣和民主。可是索羅門人民的敦厚情誼,卻敵不過見錢眼開、被中國收買的索國政客。但是,台索斷交對台灣人民而言是福不是禍,因為,省下至少一五○億台幣,真的可以做很多福國利民的事情。

(作者任職科技業,新北市民)

邦交國歸零 絕對是好事

◎ 王國論

老蔣敗逃來台後,還自認為正朔,把持中華民國不放,這已不符邏輯,但他還自欺欺人,標舉漢賊不兩立,這錯誤公式沿用的結果,終於中華民國的外交節節敗退,終將歸零。

說老蔣昏聵,亦可對應列強如美國,台灣地位始終未定,這江湖老千卻巴著不捨這張牌,亦玩著不合邏輯的牌局,如果早將台灣的身分定位,老美會面臨如今之窘境?

既然是區分為漢與賊,為何不能兩立?台灣與中國早該一邊一國,名正而言順;分明台灣是個獨立國家,為何美國只將它當成擋箭牌?難怪於外交戰場上被摧枯拉朽。

可惜的是,時局至今,牌局既到北風北,執政黨仍然漢賊不兩立下去,也許他們矢口否認,但卻仍規規矩矩的站上去,一次次被砍頭。

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歸零」,絕對是好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難道不該辦個告別式讓人送終?何苦成天搞失蹤?流浪國際社會!

沒有新芽的枝頭豈會有新蕊?若然新生的台灣一誕生,落地一哭,這一切定然改觀。民進黨的台灣,應該是個有活力的新國家,不要再跟隨過時人物,玩那了無新意的老把戲。

什麼是了無新意的老把戲?就是不管誰是「漢」,誰是「賊」,兩個自認聰明的人拚命撒錢,任由那個需索者算錢算到手酸!

(作者為律師,高雄市民)

國號改台灣 免於外交戰

◎ 葉長青

又一邦交國離我們而去,轉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內媒體又是一片譴責,稱蔡政府三年失六國,甚至國民黨也發表聲明,質疑民進黨政府始終檢討別人不自我省思,若民進黨政府的外交及兩岸政策無法改弦易轍,台灣國際空間恐將持續被壓縮。

台灣被斷交並非始自蔡政府,自中華民國被趕出聯合國以後,邦交國數量即急速下降,至蔡政府掌政時已剩下二十二國,如今又有索羅門決定與我們分手,國人又是氣急敗壞,痛罵蔡政府執政無能。其實台灣的外交困境由來已久,任誰來執政都是一樣,這是國際的現實,也是台灣的宿命,至於用討好中國,希望中國不要挖我牆腳以維持邦交國數量,其實那只是飲鴆止渴、掩耳盜鈴的自欺行為。

台灣若想徹底突破這種外交爭奪戰,為今之計,端賴國人要有共識,只要我們務實地將國名更改為「台灣」,放棄使用「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以擺脫「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中政策的糾纏,我們就能以「台灣」為新興國家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只要那一天到來,國際間就有很多國家願意跟我們寶島台灣做朋友,我們的邦交國自然不請自來,何須年年為了邦交國數量而憂心忡忡傷腦筋。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台北市民)

美台建交,是時候了!

◎ 蕭嘉弘

索羅門群島與我國斷交,報導指中國用金錢做外交,收買索國,藍綠人物又免不了一番口水戰。但若世界上的強權美國,都不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不與台灣建交,又何苦或何須責難索國?

台灣目前剩十六個邦交國,他們和台灣維持邦交的原因,難道只是比美國更堅定支持民主與人權?哪天中國發動文攻武嚇和金錢攻勢,這些較為勢單力薄的邦交國,一夕之間向台灣說bye bye,也並非不可能。

將台灣視為「實質獨立」,一起防堵中國惡勢力擴張,符合美國的利益,蔡政府不但需繼續表明捍衛主權,也該積極和美國溝通,尋求承認。去年九月間,美國陸續召回駐拉丁美洲多、薩、巴三國大使,關注這些國家與台斷交的政治轉向,但根本問題和諷刺是:美國與台灣無正式外交關係和彼此承認。美國的「一中政策」,和良好健康互動的台美關係是二條平行線,更和中國強推宣傳虛緲的「一中原則」不同。

美國和台灣中華民國建交,符合事實和彼此利益,連日本都罕見發表聲明,高度關注索國對台此案,一切等美國動作。美國在印太的區域利益已受威脅,不懼怕中國,有實力對抗中國的美國該帶頭拋磚引玉,帶領世界各國,揚棄承認虛幻中華民國的困境,思考台美建交的時機到了!

(作者為英語導遊,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