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人對中國為何避之唯恐不及?

中國對台軍事威脅變本加厲,近日兩架殲十一型戰機越過海峽中線,與我升空攔截的戰機對峙十分鐘,是近二十年最嚴重的挑釁。對於中國戰機的侵門踏戶,蔡英文總統下令第一時間強勢驅離,而美國在台協會、國防部、國務院均強烈批評北京試圖片面改變現狀,敦促中國停止脅迫台灣人民,並與台灣政府恢復對話,而參眾兩院更提出兩項友台提案。可見中國的蠻橫舉動,不僅未能達到震懾作用,反而造成國際社會的危機感,紛紛發言力挺台灣,批判中國。

台海和平攸關台灣的繁榮與民主存續,而民族主義高漲、軍力大幅擴張,又具有強烈併台野心的中國,則是台海穩定的最大變數。尤要者,中國的區域擴張,已不僅挑戰台海現狀,更急遽向東海、南海延伸,企圖突破第一島鏈,成為海上強權,對於日本、南韓、南海周邊國家,及美國的自由印太戰略形成嚴重威脅,因此中國之軍事冒進行為,恐將引發亞太地區之連鎖效應與地緣政治的不安。一旦造成亞太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制,必將形成軍備競賽與衝突擴大的惡性循環,最後陷入國際關係學者所稱「修昔底德陷阱」,引爆強權之間的大戰,禍及全球的成長與安全。

中共聲稱此一挑釁行動,係對美台友好及台灣政府搞台獨、去中國化的強力回應,此番說詞理不直、氣不壯,只是意圖掩飾霸權心態而已。首先,中共片面宣稱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實上,台灣現在是主權獨立國家,從十七世紀起南北分別是荷蘭、西班牙的殖民地,而明鄭在一六六二年打敗荷蘭,將台灣當成反清復明的基地,但二十一年後敗於清朝,台灣進入清治時期。清治後期重視海疆,有建省之舉,但十年後即因清日戰爭大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清朝談判大臣李鴻章形容「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棄之不足惜也」,足見台灣雖以漢人移民為人口大宗,文化語言傳統與中國系出同源,但兩者的連結其實相當薄弱,並沒有「同一國」之情感認同。其實,台灣移民與中國的關係,類似歐洲移民遠渡重洋到新大陸建立新國家,同樣的語言文化宗教並不一定要同屬於一個國家。尤其,民主與人權的觀念日益發達,國家並非血緣與歷史的必然產物,在民主原則下,人民可以決定自己所屬的國家。這才符合以人民為主體的史觀,不致讓國家與民族主義成為統治者鞏固權力的工具。台灣是主權國家,不屬於中國,道理與脈絡在此。

其次,中國對台灣「親美日、去中國」的指控,根本是倒果為因,邏輯錯亂。台灣人口是移民、難民與原住民的組合體,文化與語言多元,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已經凝聚成兼容並蓄的命運共同體,並不會排斥特定的文化與族群。台灣親近美日,不是為了去中國,而是這兩國對台灣並無侵略意圖,且彼此的交流與合作,本於互惠原則,形成良性競爭關係,因此交流接觸愈多,關係自然日益密切。反觀中國,一再對台威脅利誘,手段粗暴野蠻,自然引起台灣人民反感;加以中國是專制集權國家,毫無民主自由可言,對於異議份子的鎮壓箝制,有如歐洲中古世紀對於異端的迫害,如此的政治體制對台灣人根本不具有吸引力,避之唯恐不及,如何能讓台灣人去跟它「一家親」,甚至「指腹為婚」?所以台灣今日的親近美日、遠中國,乃是一種自然情緒反應,更是理性的抉擇,根本不必任何特定勢力的政治操作。

換言之,今日台灣與中國關係日益疏遠,主要癥結在於中國的作為、制度與價值觀,與文明價值嚴重背離,而且對台抱持霸權與父權心態,似乎認定只要施予物質誘惑,台灣人就會認賊作父,甘心為奴。殊不知,台灣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拋棄外來政權的殖民、封建、專制遺毒,以追求民主與本土化做為自我救贖。若是中共未來的對台作為如官媒環球時報所稱,「解放軍可能把台灣上空劃入巡航範圍」,那麼台灣人若是選擇切斷與中國僅剩的一絲連結,堅定成為民主文明世界的一員,將是不必懷疑的結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