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綠金 談擴展水果外銷市場

◎ 柯吉生

今年因天熱少雨導致香蕉產量過剩,價格崩盤,蕉農苦不堪言,農委會雖採取若干因應解決措施,但均屬一時權宜之計而非治本良方,所以效果可能不大。

香蕉在厄瓜多稱「綠金」,與白蝦「白金」及石油「黑金」是該國三大外匯主要來源。本人於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四年擔任中華民國駐惠夜基商務辦事處處長期間,其每年香蕉外銷金額已逾八億美元,歐洲及南北美洲國家均為其香蕉外銷國。

智利水果行銷更為驚人,每年外銷金額逾五十億美元,外銷國家超過一百國。所以本人前年七月曾投書貴報兩篇有關南美厄瓜多及智利如何促銷其香蕉及水果的文章,呼籲政府派人赴上述兩國學習人家如何將其水果行銷全球的策略及作法,俾做為我方借鏡,解決我農產品經常生產過剩價格崩盤及滯銷問題,但似乎未引起政府之關注。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譽,早期在經濟未起飛前,就靠「楊桃」及「鳳梨」罐頭行銷歐美市場,為台灣賺進大筆外匯,為日後台灣產業發展儲備豐沛資金。

又如更早期,屏東出生的蕉農吳振瑞先生創立「青果合作社」,成功地將台灣香蕉大量銷往日本,除賺取外匯外,也助蕉農增加收入,大大改善蕉農生活,至今仍為蕉農津津樂道,懷念這位成功的台蕉促銷者。

近幾年來,雖然有從事水果外銷的業者在縣市政府的協助下,已成功地把台灣楊桃、芭樂、芒果、木瓜、香蕉及荔枝等外銷到加拿大、日本及中東阿拉伯國家市場,不過,這些業者均屬單打獨鬥,力量單薄,財力有限,且縣市政府的協助並無持續性,距離水果大量外銷國際市場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政府能出面統合這些業者及果農,仿照智利之例,設立「水果外銷協會」,初期由政府挹注資金,網羅包裝、行銷及保鮮等專家,然後由經濟部國貿局、外貿協會及外交部等駐外單位協助配合拓銷,如此才有可能為台灣優質的農產品外銷開創新局,為台灣外銷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並進而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吸引年輕有為的青年返鄉投入水果種植。

(作者曾任駐厄瓜多惠夜基辦事處處長及駐智利代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