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啟動新南向走出中國壓力圈

在新政府的國家發展策略中,新南向具有高度戰略意涵,但是與蔡總統的諸多改革一樣,都是舉棋不定,一直踏不出第一步。先是新南向的任務編組位階,似乎尚未底定。其次,主導者之人事安排,由黃志芳扮演主帥的規劃破局,再改由其出使新加坡,擬以星國作為新南向前進指揮部的構想,又因過於高調而告吹。執政近五個月,備受期待的新南向之路卻顛簸不順, 實在令人憂心。

其實,在小英的新南向之前,李登輝、陳水扁時期曾兩度推動南向,希冀以投資帶動政治突破,具有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雙重意涵。但因同時期中國快速崛起,其所提供的廉價勞力、土地與租稅優惠,以及文化語言相通之利,對台商更具吸引力,於是兩波南向,雖然仍有豐厚成果,例如東協成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更是台灣對外投資的熱區,卻被西進的光芒所遮蓋,以致讓外界產生南向失敗的誤解。

另一方面,台商大舉西進導致我國絕大多數的投資皆在中國,「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亦成了台灣製造業的營運模式,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已高達五成以上。換言之,出口產業的一半工作機會皆在海外,特別是中國,造成台灣本身就業薪資的停滯,經濟成長虛胖。尤有甚者,此種經濟上的依賴關係更被中國作為對台施壓的籌碼,台灣的政經命脈無異掌握在敵人手中,因而南向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益加凸顯。

事實上,蔡政府啟動新南向,不僅是正確的政策作為,更具有天時地利人和。此際的中國正在喪失其世界工廠的優勢,包括工資翻倍上漲,土地不再便宜,甚至成為投機泡沫;政策上則推動產業轉型,不再優惠勞力密集、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加諸整個社會充滿向錢看的氛圍,勞工失去勤奮打拚的特質。反觀正值經濟青春期的東協等新興市場,展現出快速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生產基地的衝勁。而在中國的台商也或多或少以工廠南遷分散、規避即將引爆的中國風險。

第三波南向固然是台灣政經的重要出路,然而目標與策略為何?仍有待界定與釐清。關鍵在於︰係以南向作為西進台商的替代生產基地,抑或以開拓東協、南亞的內需市場為要務?或兩者兼具?若是將東協、南亞當成台商出走中國後另一個游牧的牧場,雖然可以延續其傳統製造模式與企業生命,卻無助於改善當初因產業西進造成的台灣產業空洞化,亦無益於提升就業與所得,補強台灣虛弱的實體經濟。易言之,若是僅僅以南向取代西進,對台灣經濟是換湯不換藥,只能苟延殘喘罷了。

其實,東協與印度為主的南亞等區域經濟正開啟強勁的經濟成長,不僅具有低廉與熟練的勞工,可成為台灣產業絕佳的生產基地,其民眾所得的增加,與中產階級的崛起,更提供龐大的內需市場,因此台灣應著重開拓對其出口市場,以及對其內需產業的投資,方能獲致外溢的經濟效益。亦即新南向除了提供西進台商的避險之地,當地的龐大內需市場更應成為台灣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出海口,一方面挹注台灣成長動能,一方面降低台灣經貿依賴中國所衍生的政經風險。

然則,推動新南向勢將大幅改變當前台灣與中國單邊傾斜的政經架構,亦必碰觸中國霸權崛起的區域佈局,如以「一帶一路」布建該區的基礎建設、以「亞投行」挹注雄厚資金、以「RCEP」擴建區域經濟整合。幸而,成長中的東協與南亞的容量與能量之大,任何國家都無法獨攬,仍有寬廣的操作空間,因此蔡政府應儘速啟動新南向的步伐,確立務實的目標與策略,避免與中國正面對撞,則新南向應該很快就會見到成效,讓台灣真正走出日益沉重的中國壓力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