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建立區域合作攜手抗旱

游保杉/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名譽教授 

去年(109年)是臺灣56年來首次無颱風過境,少了颱風為水庫上游帶來充沛雨量,因而導致臺灣西半部多數水庫蓄水位偏低,又逢今年春雨降雨量不如預期,使得目前各水庫水水位幾乎多來到歷史新低,也帶來歷年來罕見的旱情。雖然水利單位從去年7月以來就投入無數心力以盡可能減緩旱情衝擊,但在梅雨帶來足夠雨量舒解旱象之前,旱情可能隨著時間而更為加劇,各地怨言四起與建言不斷亦無可避免。筆者嘗試從水資源管理來談談個人看法。

圖為因逢今年春雨降雨量不如預期,日月潭水位持續下探,九蛙疊像不僅全都露,甚至因清淤「出土」,被戲稱是「九蛙飛天」。(資料照)

一、109年臺灣無颱風過境的水文現象已經超過科學研究的預期

水資源經理計畫一般會根據未來(比如到民國120年或125年)可能的降雨情況與用水需求來做規劃,且定期的滾動檢討。近年來,水利單位也重視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的可能影響並納入規劃考量。然而氣候變遷的可能情境大多採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供的全球環流模式,由於全球環流模式眾多且對未來預測也有不同推估,因此把不同模式的推估值加以平均,而在時間上亦取長期平均,以瞭解未來氣候的可能變化趨勢,是為常見方法。然而此方法並無考量長期天氣之變異性,因此「無颱風過境」的極端情境便無法納入推估。因此109年臺灣無颱風過境的水文現象,可以說跌破專家學者眼鏡,面對大自然我們也只能更謙卑恭敬以對,因此如何能苛責水利單位?

二、水資源運用是區域管理調度,非單一縣市

臺灣傳統上把水資源管理分為北、中、南、東四個分區,再針對各個分區內不同縣市進行管理調度,然而近年水利署已突破傳統縣市的水資源調度,在這次乾旱中針對台北、桃園、新竹成功完成跨區域調度。以筆者居住地的南部水資源分區而言,主要有曾文溪與高屏溪水系,曾文溪流域已經有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與南化水庫,平時可以蓄存豐水期水量以提供枯水期使用。相對的具有豐沛水量的高屏溪流域除了地下水補注以外,卻缺少能蓄存大量豐水期水量的空間。為了避免豐水期高屏溪流域之剩餘流量平白流入大海而無法利用,因此整合兩個水系來創造最優化的水資源利用是南部地區的水資源管理策略。目前就是利用甲仙攔河堰將旗山溪的剩餘流量引到南化水庫蓄存避免流失,然後在適當時間再將南化水庫的蓄水經由聯通管提供給高雄使用。以今年4月為例,截至目前每日支援高雄約10萬噸左右的原水。因此南部水資源係以整體區域觀點進行長期水源運用,在不影響高雄用水前提下,將旗山溪剩餘之川流水引至南化水庫蓄存,充分利用剩餘水量避免浪費,以彌補高雄無大型蓄水設施之問題。因此,水利單位係從區域角度來調度以創造區域的水資源整體利益,不宜從單一縣市來評論。但各縣市平時宜各自準備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備援水源例如:伏流水與地下水..等。

三、建立公平正義的「農業休耕補償基金」制度

目前政府水資源經理計畫平時都能滿足民生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不同用水類型的需求(有人把服務業列為另一類型的產業用水),但在水資源不足情況下,民生用水需求一直都是最優先考量。至於農業用水在水資源不足情形下往往作為調度使用,即將農業用水移給公共使用(民生與工業),但政府會給予農民休耕所造成的損失補償。利用這樣產業間的水資源調度可以減緩工業與農業的損失,並創造全民最大效益。近年來農民也有不同聲音,希望不要每次都犧牲農業,但休耕是在最不得已情況才會採用的調度方式。筆者建議未來在農業休耕停灌補償制度上可以有更精緻考量,比如如何確實補償到耕作農民?也考慮不同種植作物的補償價格,建立讓農民樂於利己又利人的同舟共濟制度。另外,也建議企業用水大戶平時能提撥一定盈餘比例,建立「農業休耕停灌補償基金」,避免政府使用全民納稅錢來做農業休耕停灌補償,以符合社會公平正義性。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