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亞漫遊》讓設計更貼近人性:與韓國交通有關的一些例子

幾個關於韓國交通方面的小例子都告訴我們,好的設計必須貼近人性,而且可以很有趣。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我們常聽到一句廣告詞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我想設計也是。好的設計能讓人的生活更便利,也能更促進某些層面的平等,或減少某些特定的人口可能被剝奪掉的權利。交通是我們每天基本上都會碰到的事情,我想舉韓國幾個關於交通設計的好例子,來一起思考如何將好的設計,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

讓公車刷卡更便利

從今年的7 月1 日起,雙北的公車上下車都要刷卡。雖然有些人對這個新措施感到某些疑慮,我個人倒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為甚麼呢?因為雙北的公車刷卡系統真的太複雜,有些地方上車刷卡、有些地方則是下車刷,最複雜的是所謂的「緩衝區」,在緩衝區到底要甚麼時候刷卡,到現在我還不太明白。而且,有些路線的去程與回程設定的緩衝區還不太一樣。可能有人會說:可以上車看看每輛公車上都有的路線圖啊。最好是有那個時間跟空間啦!有時候車上滿滿都是人,根本寸步難移,有時候忙著注意到底是不是到站,對我個人來說,搭公車時真的沒有那麼多餘裕。對我這個生在台北、生命中有很長時間住在台北的人來說,上公車甚麼時候要刷卡都已經這麼複雜,帶給我很多焦慮,更不用提對於外地人或外國人來說,坐公車時會面臨多大的壓力。

因為韓國早就是搭公車時上下車都要刷卡,我覺得這個設計真的比較友善,養成習慣之後就不用每次都要另外擔心上車刷卡還是下車刷卡。如果下車時忘了刷卡怎麼辦?我自己碰過幾次,基本上就是下一趟行程會被多扣一次基本車資,以及無法享有轉乘優惠,心痛過幾次之後,就基本上再也不會忘記了。

很多人擔心,如果上車要刷卡、下車也要刷卡的話,會不會造成上下車人潮擁擠、拖延上下車時間?韓國的公車因應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有二個。

首先,是讓人潮上下有個動線順序,從前門上、從後門下,讓乘客的上下動線更為順暢。當然也會碰到交通尖峰時刻,人已經擠到無法前門上、後門下,這種時候,找方便的門下車就可以了,也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 為了加快上下車的速度,另一個韓國公車很好的設計是,直接讓每輛公車的前門、後門兩邊各有一個刷卡機,等於一輛公車配備了四台刷卡機。有些時候則是三台,前門一台,後門二台。我在首爾某大學教書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必須在上下班尖峰時段搭公車再轉捷運通勤。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就算搭上擠滿乘客的公車,當一輛公車有著三、四個刷卡機的時候,基本來說上下車的速度就不至於太卡。

兩個刷卡機設計的韓國公車。

防止過站不停的設計

公車過站不停常常是我們當乘客時很深的痛。如果我們所居住的區域公車很多,那麼公車過站不停就算了,可以等下一班。可是,並不是每個地區都有那麼頻繁的公車服務,錯過一班公車,可能意味著在寒風或烈日下,必須站著再等上半小時或甚至一個小時的公車。

在韓國的時候,每班公車到每一個站,一定會進站並減速。我剛搬回台北時,還不習慣台北搭公車的方式,好幾次在等公車時,眼睜睜看著等了很久的公車從我面前呼嘯而去,心中充滿錯愕。後來才意識到,原來是要自己揮手招呼,公車才會停下來。很多時候眼鏡度數不夠、視力不佳的我,正在努力辨識公車上的號碼、再一邊忙著比對公車路線時,公車就已經直接從我眼前開過去。有些時候,在公車站牌附近停滿了違規停車的車輛,然後公車又行駛在內線,看不出有想要靠站的意思。這種時候,不管路上的車況有多麼危險,我只好跑出去馬路中間,拼命揮手,直到確認公車司機看到我、並有意願停下來為止。

有好幾次,幸運的我坐上了公車,享受著車上的冷氣、並優閒看著窗外風景的時候,看到公車剛經過某些站牌,有些正在等車的老人巍顫顫地、正艱難地起身,想招手讓公車停下來,而這時公車早就呼嘯而過。看著老人在公車後拼命招手的樣子,我默默地查起下班公車的時刻表,發現那些錯過公車的老人可能還要在烈陽下繼續等個半小時或更長時間。看到這樣的景況,我心裡充滿不忍心,也很害怕等我自己老了以後,也會變成這樣搭不上公車的可憐老人。

那麼,韓國是如何解決這種公車過站不停的問題呢?

我觀察韓國公車有個很好的設計,用來防止公車過站不停的問題。韓國的公車裝置了某種感應系統(至於詳細的技術問題,可能必須另案進行研究),每到一個站牌時,公車都必須減低速度、靠近站牌、並開啟車門,好進行感應。我相信公車每站皆停的感應,應該與司機的成績考核有關,至少我看到的每個司機,都很認真地在執行這個「減速、靠站、開車門」的動作。

減速、靠站本身就是一個防止過站不停的好設計,為甚麼還一定要開啟車門呢?我看到許多關於開啟車門的好處。眾所周知,首爾的腹地很大,公車路線又極為發達,很難把每條路線銘記在心。我看到當公車司機到站停車開門時,對路線不熟的乘客,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們,就有機會詢問司機這班公車能不能到達某個目的地,再來決定是否上車。這個設計對於已經在車上的乘客來說,當然會感覺有點浪費時間,但是如果基於公車是屬於社會公眾服務的重要一部分,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是必須要有的,因為這樣的設計,更能服務到一些行動比較不便者(像是高齡者)的需求。

關於導航的多元想像

以上講到的是關於公車的人性化設計。關於自用車方面,韓國有另外一個很棒的設計,是關於導航系統的語音問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德國公平技能聯盟合作發布了一份報告書,指出包括蘋果的 Siri、亞馬遜的 Alexa、微軟的 Cortana 等在內,幾乎所有 AI 語音助手均設置或預設為女性聲音。這樣的設計會對用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加深性別刻板印象。UNESCO 認為,AI智能助理大多被預設為女性,是因為軟體設計以男性為主導,加強了普遍存在的性別偏見,即女性處於服從並輔助的地位。聯合國呼籲各公司和各國政府停止將智能助理的性別預設為女性,並開始探索「中性」智能助理聲音的可能性。

韓國有一款導航系統Kakaonavi的設計,我覺得充滿創意,更超越了「男」、「女」的二元想像。除了典型的男聲、女聲以外,也有英語及日語等外語選項的基本款。最讓人驚豔的是,除此之外,還有大約三十種不同的聲音選項,包括很多不同的電玩主角或卡通人物的聲音,更有趣的是還有包含濟州島、全羅道、江原道、慶尚道的地方腔調。

Kakaonavi的聲音選項有將近三十種,其中有卡通人物(左圖)、有動漫人物(中圖),甚至還有地方方言(右圖)可以選擇。

在韓國沒有開車的我,本來不知道有這款這麼有趣的導航軟體。去年剛好有機會回去韓國,搭了朋友一家的便車,才發現這麼有趣的設計。朋友家選擇的是某個地方的方言,因為他們家三歲的兒子很喜歡那個聲音。而且這個導航軟體的設計,真的相當人性化,不只是制式地要駕駛左轉、右轉,還會像朋友一樣,用親切地就像聊天的方式,提醒駕駛者不要超速、或是注意安全等等。

我並不是說韓國的交通甚麼都好,當然也有很多是台灣的交通做得比較好的部分。我的韓國朋友來台灣的時候,大大地稱讚台北市許多公車的障礙空間設計,遠比韓國來的人性化。不過這幾個關於韓國交通方面的小例子告訴我們,好的設計必須貼近人性,而且可以很有趣。這幾個關於韓國交通方面的小例子,都告訴我們,好的設計必須貼近人性,而且可以很有趣。公車刷卡機的設置,讓上下車刷卡的交通動線更便利;防止過站不停的設計,能更尊重那些反應不夠快速的乘客需求;至於Kakaonavi的多元聲音導航,更讓我們看見,誰說導航只能有「男/女」兩種選項,畢竟現在是多元時空並進的時代,想要與異次元同行、或是想要一個充滿親切感的家鄉口音,都是可行的選擇啊。為甚麼為了避免性別歧視,一定要開發一種不男不女的「中性」聲音呢?讓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豐富的聲音,讓人可以自行選擇,比起只剩下一種沒有個性的聲音,好像要來得更尊重多元、也讓生活更有趣。

參考資料:

端傳媒 Initium Media《聯合國報告指Siri、Alexa、Cortana等AI助手默認女音助長性別偏見,你認同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