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北漂」是台灣人口移動的必然,更充滿著幾十年來南北不均的無奈

魏國浩

隨著高雄市長的選情加溫,「北漂」這兩個字霎時間變得火紅起來。

其實,台灣本來就有描寫中南部年輕人上台北打拼的歌曲或戲劇,那一首經典的《向前行》,唱出了多少中南部遊子為了更好的生活,離開家鄉到陌生台北求取發展的心聲,許多的電影戲劇也紛紛以此現象為基底,用以描寫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

看起來,這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本來人口移動的理論早就載明,一個人會待在哪一個地方生活,都是受到「推力」與「拉力」的影響所致,舉例來說,如果家鄉經濟發展不佳,沒有具備前景的工作機會,缺乏足夠的公共基礎建設等等,相對的大城市在這些方面都遠比家鄉來的優異,則對一個年輕人來說,移動到大城市生活工作,就是被家鄉「推」出去,同時被大城市「拉」過去的正常結果。

以台灣來說,這已經是二戰後的常態了,自從國民黨撤退來台,以台北為臨時首都開始,所有的政經資源,幾乎都集中在台北,隨著而來的,是高水準的教育醫療與生活水平,當然,還有相對高的薪資,這對當時依舊以農業及初級工業為主的中南部人民來說,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在這個前提之下,能離開的,買了一張火車票搖搖晃晃十幾個小時到台北打工,沒辦法走的,常見就是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一定要到台北念書才有辦法改善生活,這就是我們上一代的來時路,甚至,我們自己在面對大學念哪裡的抉擇時,台大政大,也經常是成績優秀的同學會擺在志願卡前面的學校,換句話說,所謂「北漂」,是早已根植於台灣人民心中的價值觀,並不是這幾年才形成的現象,上一代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下一代受到這樣的教育,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然而,如果可以,誰不想要留在家鄉呢?如果家鄉的工作機會可以讓我一展所學,如果家鄉的大眾運輸工具可以讓我少掉騎車在外奔波淋雨的匆忙,如果家鄉的大學能夠有著不比台大遜色多少的資源,年輕人也是不願輕易離開從小生長的地方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現在主推的五加二產業,與前瞻基礎建設,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平衡台灣的南北城鄉落差,另一方面讓年輕人願意留在家鄉打拼,雙北以外的地方才不會越來越老,雙北的都市壓力也才不會越來越大。

但看看現在以韓國瑜為首的國民黨選戰打法,拚了命強調南部「又老又窮」,訴求換人做做看,問題是,造成五十幾年來,中南部的年輕人出社會只能到台北一搏的始作俑者,不就是國民黨嗎?把高汙染工業留在南部,沒有煙囪的產業放在北部的,不也是國民黨嗎?讓聯考分數排名前十名的大學科系都集中在北部的,不也是國民黨嗎?國民黨自己一手打造了台灣人民的移動路徑,現在卻要把掏空中南部資源與人力的帽子扣到民進黨頭上,難道不是打人的喊救人,做賊的喊抓賊嗎?

以韓國瑜為首的國民黨選戰打法,拚了命強調南部「又老又窮」,訴求換人做做看,問題是,造成五十幾年來,中南部的年輕人出社會只能到台北一搏的始作俑者,不就是國民黨嗎?(本報資料照)

更惡質的是,當初阻擋前瞻基礎建設最力的,只要審查就在委員會敲鑼打鼓,丟水球麵粉的,全部都是國民黨的委員,罵政策綁樁的,也是國民黨的委員,怎麼一到了選舉,立刻轉彎,如要選彰化縣的王惠美,公開宣稱要政府把彰化鐵路高架化納入前瞻,這代表其實國民黨自己也知道中南部需要這些基礎建設,卻是政治利益與意識形態作祟,不管怎樣先反對再說,實在可笑至極。

如果當初國民黨多為中南部多考慮一點,是不會發生光一個新北市就有約七十萬雲林旅北人口的現象,如果當初國民黨多為中南部多想一點,侯友宜也不會從嘉義跑來台北當警察,更不會選新北市長,如果當初國民黨多為中南部多做一點,濁水溪以南也不會選的那麼辛苦。

這些事,其實國民黨是清楚的,否則,現在花了大量資源拼命洗白,又是為哪樁呢?「北漂」這個詞,道盡了台灣長期重北輕南的無奈,任誰都可以抱怨,任誰都可以批評,就是國民黨最沒有資格,不說別的,派一個韓國瑜到高雄整天練肖話,難道還不夠重北輕南嗎?

(智庫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