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本自由行》從官僚之夏到知事之春:「一村一品」之父平松守彥

在台灣,說到官僚,媒體與大眾的評價通常不會太正面,更別提會有像日本這樣,有以官僚故事為主軸的小說與戲劇出現,甚至還暢銷、熱映。而這些故事之所以迷人,就是因為在那段「good old days」,不管是由選舉出線的政治人物,或是政府體系內的官僚,即使彼此意見相左,爭得你死我活,但大家一致的目標就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好。

林翠儀 

1960年8月,永田町附近新開幕的新日本酒店內,正在舉行一場攸關日本研發國產電腦是否胎死腹中的重要談判。

談判雙方是日本通產省和美國IBM電腦。酒店外,國會議事堂前被反安保的群眾層層包圍,衝突一觸即發。酒店內,通產省重工業局長佐橋滋帶領該局電子工業課平松守彥等年輕幹部,他們和IBM副社長勃肯(James W. Birkenstock)的談判也瀕臨破裂,房間內充滿火藥味。

當時日本為了扶植國產電腦研發,對外國電腦設下層層關卡限制進口,通產省面臨了內外壓力夾擊。國產電腦雖然研發成功,但通產省發現其中有些專利技術必須取得IBM授權,否則電腦就算做出來了也不能上市。

從研發能力和投入的資金相比,日本與美國的電腦產業,被稱為是一場「蚊子與大象」的對抗,通產省官員希望勃肯以較低的費用授權,籌碼是日本解除對IBM日本子公司的外匯禁令。

由於談判瀕臨破裂,佐橋滋和幾位年輕幹部退出房間,現場只剩下時年36歲的平松守彥和勃肯兩人「釘孤支」。英語不是很流暢的平松,遇到重要的關鍵字就邊查字典邊和勃肯筆談,雙方大戰十八回合後,勃肯終於態度放軟,達成了符合通產省期待的協議。

曾經看過2009年播出的日劇《官僚之夏》的人,對這段故事應該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該劇第5集就是依據這段史實改編而成,劇中堺雅人扮演的正是平松守彥。

嚴格來說,整部《官僚之夏》日劇中,田中圭主演的「御影大樹」才是平松守彥,堺雅人主演的「庭野貴久」角色參考另有其人,但在第5集劇中和IDN副執行長談判的堺雅人就是平松守彥的化身。

平松守彥在今年8月21日以92歲高齡辭世,他的公職生涯長達54年,超過半世紀。除了政府官僚精英的身分之外,他還有另一個身分是大分縣的老知事。

日劇《官僚之夏》第5集,堺雅人與美國電腦公司高層談判的一幕,堺雅人的角色就是平松守彥的化身。(http://pic.pimg.tw/sakaimasato/4a794d8e1429b.jpg)

8月21日以92歲高齡辭世的平松守彥,當過通產省官僚和大分縣知事,公職生涯長達54年。(http://www.sankei.com/west/photos/160823/wst1608230026-p1.html)

平松在1949年進入通產省前身的商工省,擔任26年的中央政府官僚,經歷的正是日本從戰後的廢墟中迅速爬起,創造經濟奇蹟的那段歲月。

作家城山三郎筆下的 《通產省官僚之夏》,也就是日劇《官僚之夏》的原著,參考史實描寫了那段「good old days」。當時不管是票選出來的政治家(公職人員),或是政府體系內的官僚(公務人員),即使彼此意見相左,爭得你死我活,但大家一致的目標就是要讓日本變得更好。

平松是其中一員,1960年他和IBM副社長勃肯「釘孤支」的那場談判,只是他官僚生涯的代表作之一,日本電腦產業發展,包括軟體產業的育成,平松都扮演了吃重的角色,他也是1970年代日本三大電腦集團的催生者之一。

改編自城山三郎小說的日劇《官僚之夏》,描寫日本戰後通產省官員如何為日本產業開拓生路的大時代故事。(圖:網路)

平松在1975年以國土廳長官官房審議官的身分退官。26年的官僚生涯已是人生的一大半,但對當時才51歲的平松而言,那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折返點。退官之後,他在1975年出任大分縣副知事,1979年當選大分縣知事,至2003年退任,共任6屆24年。

日本對於票選的公職人員並沒有連任限制,只要有本事可以一直選一直連任,平松做了24年的知事並不是最長的,但在日本也算少數,退任時他已是個八旬老人。

從中央轉身到地方,平松並沒有天朝大官的身段,他認為中央政府掌管的是「貨幣、國防、外交」,社會福利、教育及農業應放手讓地方政府負責。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他很早就著眼於在地化的發展,1979年他就任大分縣知事後,推廣了一項影響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一村一品運動」,其中台灣也包括在內。

「一村一品運動」(OVOP),簡單的說就是以大分縣內的市町村為單位,發展當地的特產品。這個概念並非由平松原創,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宮崎縣綾町在1960年代後期推廣的「一坪菜園運動」和「一戶一品運動」。另一個是1961年大分縣大山町的稻田轉作梅子和栗子的「種梅栗賺大錢,來去夏威夷」運動。

《進擊的巨人》作者諫山創出身於大山町,他和家鄉的梅酒廠合作,推出進擊的梅酒。(http://memong.net/wp-content/uploads/2015/02/i01207.jpg)

總之,大分縣職員考察後從中得到靈感,由平松加以發揚光大。大分縣在江戶時代,也就是所謂的藩政時代小藩林立,即使到了戰後縣內的部分市町村仍壁壘分明,平松根據這項特點逆向操作,以一村一品運動帶動地區的競爭,他尊重地方的自主性,縣府提供技術和市場調查等支援。

1983年他創辦「豊の国づくり塾」(豐饒之國講塾),將全縣分成12區設立分塾,地區民眾白天勞動生產,晚上聚在一起上課檢討,一村一品運動不是只追求產量、產值,還有人才的養成與傳承,目標是藉此活化地方。

平松打出的口號是「在地全球化」(ローカルにしてグローバル),在地方生產可以流通全球的產物。一村一品運動讓大分縣成功打響知名度,大分的香菇、臭橙、溫室蜜柑、豐後牛、關鰺和大分麥燒酎都是全國知名品牌,高達330多種的特產品中,有130多樣年銷售額達上億圓,生產總額高達1400億圓。

大分縣的一村一品一覽表。(http://image.23yy.com/2015/02/15/e915dc1e-7a1d-44f3-8c48-fd1466a65d0f.jpg)

一村一品運動的成功模式,後來成為各國爭相學習的典範,先後推廣到全球30幾個國家,尤其在亞洲及非洲倍受推祟,台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1989年,在319鄉鎮推廣的「一鄉鎮一特色」也是源自於此。有趣的是除了開發中國家,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也學習推廣「一郡一品運動」,平松也因此在1995年獲頒被譽為是「亞洲諾貝爾獎」的「拉蒙·.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

此外,平松在2000年爭取了京都的立命館大學到別府市開設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積極協助2002年日韓世界盃足球賽申辦,讓大分縣成為九州地區唯一的比賽舉辦地。

設於成田和關西國際機場的一村一品市場,展示開發中國家的特產品。(http://www.earth-garden.jp/festival/46091/)

國際一村一品交流協會官網,特別為平松守彥設置中日英文追悼專頁。(http://www.ovop.jp/jp/)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