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國際哺乳週的省思:當「好媽媽」好難

◎陳苡安、黃淑英

上個禮拜(8月1-7日)是國際母乳哺育週,今年主題為「母乳哺育與工作,讓其順利可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舉辦了「國際哺乳週記者會」來響應。我們樂見政府重視女性母乳哺育的需求,但長年不斷強調下,讓母乳哺育變成了「好媽媽」唯一的選擇。對於那些無法以母乳哺育或母乳量不夠的女性來說,儼然是一種心理折磨。

母乳哺育是母親最自然的選擇也符合嬰兒的體質,且初乳的好處廣為人知,但母乳是不是唯一或最好的選擇?還是該視母親和新生兒的狀況而定。支持母乳哺育的團體們,經常引用特定的研究來支持他們認為母乳是最好的立場,如:研究認為母乳能降低嬰兒長大以後肥胖、氣喘、糖尿病甚至癌症的風險,但有更多研究指出影響健康的因素是「生活型態」、「遺傳」與「環境」等,因此推廣母乳的研究是如何排除以上因素的影響,進而得出「降低疾病的因素歸功於母乳」的結果,這是大家有所質疑的。

我們樂見政府重視女性母乳哺育的需求,卻也不禁省思過度強調母乳,是否對無法提供母乳的女性造成過大壓力?(記者廖雪茹攝)

長期下來,支持母乳哺育的團體用各種行動與口號推廣母乳哺育,但求好心切下卻忽略了母乳哺育的現實難處,如:以口號「母乳哺育是兒童之基本權利」強調母親的責任,或將無法提供母乳的情況歸咎於媽媽不夠努力或醫療人員指導錯誤,形成新手媽媽們的心理壓力。

再者,台灣政府為了提供友善的母乳哺育環境,訂定了許多立意良善的政策,但卻為了追逐母乳哺育率而矯枉過正。以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為例,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為取得認證,以近乎強制的方式執行母乳哺育;此外,政府為增加母乳哺育率,要求醫療院所加強母嬰同室的政策,卻讓正要從產後恢復體力的媽媽成為過勞看護。據台北市衛生局2014年統計,光台北市就有半數以上的媽媽無法提供母乳或母乳量太少,他們因為社會環境不斷強調母乳哺育,讓原本期待的親子幸福時光變成沉重的心理負擔,也讓他們因此沒有母乳以外的相關資訊與支持。

過度強調母乳哺育的結果,將導致有一群為數不少的女性的需求無法被看見。

然而,若回想初衷,大家所在乎只是想確保嬰兒能健康地長大,至於是否要餵母乳應屬個人選擇。建立友善婦女哺育的環境,政府的責任應是協助媽媽們做出既能提供足夠營養給嬰兒、又能考慮到母親身心狀況的選擇,而非強加在「好媽媽」身上的責任。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及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