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壢保存「第一市場」無望 將記錄攤商故事

中壢第一市場保存無望。(記者林近攝)

中壢第一市場保存無望。(記者林近攝)

2015/12/07 08:00

〔記者林近/桃園報導〕桃園市中壢區第一市場的「大時鐘」是中壢重要地標,市府近年計畫拆除市場重建,公民團體急向桃園市府文化局提報保存第一市場(大時鐘),但文化資產委員勘查認為沒有保存價值。公民團體表示,將與時間賽跑,努力保留攤商的珍貴故事。

文資委員勘查 認不具保存價值

興建於六十四年間的第一市場是中壢產業發源地,後來中壢獅子會在此興建捐贈一座「大時鐘」,成了人們相約的絕佳地點,逐漸成為中壢地標。文化局上月三十日會同文資委員勘查,委員一致認為建築本身不具保存價值,但市場內的攤販見證中壢發展,建議可以記錄攤商的故事,作為未來規劃的參考。

許多店家 從日治時期傳下

古蹟提報人杜彥穎表示,市場內的攤商包括刀具店、種子農藥行、青草店等,許多店家都是從日治時期代代相傳下來的,都有豐富故事和歷史脈絡,擔心這些攤商的歷史會因重建被忽視而消失,未來只能與時間賽跑,記錄攤商的故事點滴,成果將於明年三、四月間展出。

經發局︰會保留大時鐘意象

經發局市場科長張炳坤表示,第一市場於一○○年被鑑定為危樓,明年六月將拆除重建,重建後會保留大時鐘意象,目前規劃一、二樓委外經營,三、四樓安置現有攤商,並安排訓練及輔導攤商轉型。

「大時鐘」所在的第一市場目前約有八十多個攤位,都位於地下一樓和一樓。市場自治會長賴水圳說,近年來生意越來越差,許多攤商結束營業走人,有四分之一都是空攤,多數攤商都支持改建,希望能讓生意好轉;但攤商們也擔心,未來從一樓搬到三、四樓,只怕民眾不願意上門。

張炳坤強調,重建的第一市場會更符合民眾的需求與期待,且攤商的權益不會受損,市府也會輔導轉型,要讓攤商的生意更好。

賴水圳感嘆說,以前一個攤位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只剩少數算命及改衣服的攤位還有點生意,其他攤位有時一天連個客人也沒有,連吃飯錢都沒得賺,大家都希望改建後能重拾繁華,畢竟「再怎麼糟,也不會比現在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