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遠洋漁業紀錄片《海上情書》 特映動人心

紀錄片《海上情書》真實記錄遠洋漁工的工作情境。(文化局提供)

紀錄片《海上情書》真實記錄遠洋漁工的工作情境。(文化局提供)

2015/10/23 08:00

〔記者陳韋宗/新北報導〕「漁船,就像是移動的家。」遠洋漁工一趟航程,常常三年才能返家,海上作業辛苦,以及思鄉思親情懷,交織成苦澀又牽掛的滋味;導演柯能源、郭珍弟夫婦耗時六年,跟拍台灣遠洋漁船出海工作,完成首部台灣本土遠洋漁業紀錄片《海上情書》,真實記錄漁工作業與相思情感,昨在板橋府中十五舉辦特映會,令觀影者直呼「感動」。

導演夫婦 耗時六年跟拍

台灣遠洋漁船目前約有一千三百多艘,《海上情書》中拍攝可容納兩千噸漁獲量的大型圍網船,則僅約七十多艘。每一趟出海,都必須忍著思念與家人離別。

漁撈長葉國隆妻子東淑芬表示,在海上只能用無線電聯絡,剛熱戀兩個月時,先生就要出海,等了將近一個月,才接到第一通電話,「當時擔心要隔很久才能再聯絡,還將對話錄音,每晚睡前放來聽。」東淑芬說,因每一趟出海時間太長,都很怕孩子忘了爸爸的模樣,每次漁船滿載靠岸卸貨,就會帶小孩去相會。

為了養家 漁工來自各國

「一般民眾對遠洋漁工的生活相當陌生。」郭珍弟說,每艘船常聚集來自世界各國的四十多位漁工,為了養活各自家庭而一同啟航,對他們而言,漁船就是「移動的家」。「漁工們為了家庭打拚,代價卻是離岸上的『家』越來越遠,有資深漁船長就開玩笑說,漁工的職業病就是『相思病』。」

郭珍弟也說,拍攝《海上情書》是相當大的挑戰,尤其漁船在海上晃動,攝影師只靠身上的安全帶保護,除了必須小心、別跌到海裡,還要兼顧畫面,相當危險。

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說,導演拍攝《海上情書》,隨船出海,足跡遍布中西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地,拍攝工作相當辛苦。該片於廿三日起上映,希望大家一起以行動支持國片。

導演郭珍弟(前排左二)與先生耗時6年拍攝遠洋漁業紀錄片,凸顯漁工的情感。(記者陳韋宗攝)

導演郭珍弟(前排左二)與先生耗時6年拍攝遠洋漁業紀錄片,凸顯漁工的情感。(記者陳韋宗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