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倉庫遷移重組 今天迎賓
經過兩年多的遷移、重組,三井倉庫今將對外重新開幕,蛻變為「記憶倉庫」及「Info House」。 (記者鍾泓良攝)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北市府於二○一六年過年期間拆除忠孝橋引道,同時調整北門廣場周邊路型,卻影響歷史建築「三井株式會社倉庫」存廢;該年五月,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三井倉庫暫時遷移至東側五十一公尺重組。經過兩年多遷移、重組,今將對外重新開幕,蛻變為「記憶倉庫」及「Info House」,二樓展出四百多件珍貴史料和文物,帶領民眾重回倉庫創建時的歷史時空。
三井倉庫過去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是目前台灣唯一保留三井物產菱形商標的建築物,二○一二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但台北市政府於二○一六年啟動忠孝橋引道拆除、忠孝西路改道,即使文資團體質疑遷移正當性,該建築仍面臨拆除、遷移命運。
文化局表示,三井倉庫為台北第一個解體遷移重組修復、採用隔震工法案件,最大化保留原建物之磚瓦及木料,並設法取得同時期黑瓦及磚,以補充原材損毀之不足,切割保存後之原山牆,因灰漿老化黏結力堪截;而考量未來遷回原址之可能,避免受到車輛行駛之振動及地震影響,重組修復工程也增設隔震系統。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出席記者會致詞,指三井倉庫的文件展要感謝三井物產公司提供第一手資料,讓展覽有更多文化跟歷史;三井倉庫重新開幕也是西區門戶計畫的落實,從他上任第一天拆除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二○一六年過年以六天拆除忠孝橋引道、重現北門等,目前西區門戶計畫還剩下鐵路警察局遷移及雙子星招標案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