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盒公會喊冤 政府應從源頭把關
2017/02/15 06:00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子暘表示,團膳業者採購食材也是向食材供應商採購,對方往往也會提供各式檢驗合格的證明,團膳業者也是受害者,政府理應從源頭加強檢驗把關,「沒有業者明知菜有問題還買來給學生吃」。
多年未調漲 業者苦撐經營
邱子暘說,台中市午餐團膳價格已多年未曾調漲,目前雖然是每餐四十元另加上五元市府補助,但價格在六都中偏低,台北市每餐可達五十五到六十元,但包括油電、瓦斯、食材成本均逐年上漲,業者多年來苦撐經營,台中市的團膳業十餘年來從十八家萎縮到僅剩五家。
邱子暘說,政府多年來對學校午餐要求愈來愈嚴格,包括提供非基改食品、有機食材,現又推動營養午餐使用「四章一Q」國產食材(包含CAS有機農產品標章、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二.○,以及生產追溯QR Code),業者多願配合政府政策,但也盼政府能提供業者更多的採購依據。
邱子暘說,團膳使用的食材一般也均會向食材供應商採購,學校午餐食材要求標準高,業者為能後續承包到學校的午餐,多不敢掉以輕心,也一定會在採購時要求食材商須提供檢驗合格證明,誰會明知不合格還買來煮給學生吃,自斷生路。
邱子暘說,團膳業者也是另一種受害者,就像自助餐的菜或家庭食材,萬一被驗出含有農藥,消費者或家人難道會要求無力逐一負責檢驗的自助餐業者或煮飯者負責。
邱子暘說,事件應回歸源頭,政府本來就應該加強第一線的把關,加強抽驗,再把抽驗結果即時讓團膳業者知道,讓業者可以避開黑名單,讓學生吃到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