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課程 議員倡設專用教室錄影音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質疑教育部「性平教育」有問題,花蓮十六校二十多名家長代表昨到花蓮縣議會陳情,議會教育小組則倡議每學期四小時的性別平等課程,上課應該在「專用教室」、且全程錄影錄音,藉以降低爭議!對此;花蓮縣教師工會強調,議員立意良善,但實際做法有待斟酌,建議應從師資培育專業性著手。
16校家長代表議會陳情 提10大訴求
抗議家長代表昨手持教科書至縣議會陳情,共提出十大訴求,包括希望性平教學計劃、課程內容能夠透明化,同時嚴格把關授課內容及師資。家長代表童韋翰說,課程中全程錄影、錄音留存,一方面提供給家長瞭解教學內容及孩子在校的性平學習過程,若出現爭議也可隨時調閱。
議員︰全程記錄教學 可降低爭議
縣議會教育小組正、副召集人何禮臺、游淑貞認為,只要解決錄音、錄影等硬體設備,並找到合適空間,就能另闢「性別教育專用教室」,在四小時的性平課程中,完整記錄下教學過程,藉此降低性平教育爭議性;經評估,執行層面並無困難,預計將可逐步推行。
教師工會︰恐干擾教學、侵犯隱私
花蓮縣教師工會理事長陳源豐則強調,議員立意良善,但做法卻有待斟酌,若採錄音、錄影方式,除會干擾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外,還恐會侵犯到師生的隱私權,只要有一名家長不同意錄影,課程就無法順利進行下去。
他表示,建議應從師資培育過程著手,在性別教育課程規劃及師資選擇上,建立SOP標準流程,並以案例分享讓性平教師進行更加專業的妥適教學,若已在較趨完善的配套措施下,仍發生爭議性問題,就可直接透過教評會機制,審查教師適任性。
教育處︰將開研習會討論授課方式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學管科長翁書敏說,教育處和家長同樣扮演監督角色,為落實審查把關工作,在性平教材尚未立即改善前,將針對有爭議性內容,開設教師研習會,亦或進行觀課、議課,與教學者討論出最適宜的多元議題授課方式。